黑龙江省北方的蒙古族主要信仰喇嘛教,男婚女嫁要请喇嘛念吉祥经,人死后请喇嘛念超生经,人生病请喇嘛念驱邪经,王公贵族为了增福增寿,请喇嘛念珠尔经,家家户户同念太平经。连看时历、算命都去请喇嘛。大部分人家都供奉“苏勒及”、“伊勃格其”等佛像,经常烧香磕头,祈求保佑,永降吉祥。 除喇嘛教外,蒙古族还信仰孛额教,即萨满教。1947年,政府号召破除迷信,信仰喇嘛教和孛额教的群众逐渐减少。
蒙古族历来有祭天、祭山、祭星、祭佛灯、祭敖包、祭成陵、祭吉雅琪等活动。有些祭祀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如祭天、祭火等。
祭天蒙古族把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晚作为祭天日。午夜在院中燃起一堆篝火,放一张八仙桌,摆上奶酪、奶干、奶油、白糖等四碟白食,一壶白酒,一只酒杯,一个香炉。然后全家按老少辈分行跪在桌前,长者点燃三炷香插在香炉里,杯里斟满白酒,向天空洒祭。致祭天词后,向篝火磕3个头,把四碟祭品和壶中的白酒全部倒入篝火,燃起鞭炮、祭天仪式结束。
祭山蒙古族把自己部落境内较高而且陡些的土丘称为“神山”,认为山有神灵,能保佑人畜平安,如杜尔伯特旗主要祭多克多尔坡(今胡吉吐莫马场大山);郭尔罗斯后旗祭祀四房山等。祭山没有统一固定的日子,一般是在遭灾或人畜染病时,选“吉祥”日子祭山,祈求保佑。祭山的祭品,根据家境不同,有的宰黑色马,用马头做祭品,后来有用奶油和荞面做马头代替;有的用猪头、羊头或奶干、奶酪、奶豆腐等白食做祭品。
祭火蒙古人把火看成是长生和兴旺的象征,3天为额都仁嘎勒(即日火),30天为萨仁嘎勒(即月火),360天为吉嫩嘎勒(即年火)。日火、月火日一般不祭,主要祭年火。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为年火日。年火日这天祭灶王,蒙古人把灶王看成为火神,用牛羊肉做祭品,将灶王纸像一火焚之,意在送火神上天。然后全家人喝团圆酒,吃团圆饭。
祭佛灯蒙古语叫“明安珠勒”。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为千佛灯节。晚间掌灯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用荞面作珠勒(即佛灯)。一盘佛灯有33个、77个、99个、108个不等,同时还作些单灯放在窗台上、门框上、马圈墙上、牛栏上、勒勒车上。把佛灯全部点着,全家人坐在灯旁观看,有的给佛灯磕头,祈求日子红火兴旺。
祭敖包敖包又作鄂博,蒙语“堆子”的意思。古时是作为道路和境界的标志,逐渐演变为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视为神圣。敖包为堆积的土丘,高矮不等,内有李存孝的牌位和油缸、木鹰及用瓦罐装的五谷杂粮。敖包顶上插一木杆,上边挂着五彩布,写有经文。敖包的种类很多,有札萨克(旗)敖包,有努图克(区)敖包,有埃勒(屯)敖包。所筑敖包均在高岗处,蒙民聚居的村屯和一些富贵者都有筑设。筑敖包时必有喇嘛诵经,筑后村民要庆祝。祭敖包每年春秋两次,阴历七月十三最隆重。相传以纪念十三太保李存孝而得。祭祀时,正南置木桌设贡品,大喇嘛居正位诵经,小喇嘛分坐两旁以鼓乐伴之。诵经毕,大喇嘛站起来绕敖包自东向西行,小喇嘛跟随,围观众人也拖儿抱女相随,状如彗星。绕三周后大喇嘛将所有供物抛之,众人争食。祭祀结束后,人们开始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获胜者受到奖励,并煮肉粥供观众食用。蒙古人平时路遇敖包必下马磕头若干方离去。在祭敖包同时,凡有老榆树的地方还要祭祀神树。
祭星星旧时蒙民视星辰为神,每年正月初七是祭星日,大小村屯都祭祀。祭时由本村首领“屯达”主持,请喇嘛诵经,小喇嘛用芝麻油和面粉制成小人、灯、塔、碗等物,其中以灯为最多,认为这样可以从黑暗中寻求光明,迷途中找到方向。酉时前后在大街上放一张桌子,大喇嘛手捧面制物诵经,并点燃所有面灯,令一人站在桌上鸣放鞭炮,待最高潮之际,大喇嘛将面物抛落于地后进屋内继续诵经,诵毕即结束。此祭建国前已经绝迹。
祭成陵也就是祭祀成吉思汗陵。祭成陵分月祭和季祭:月祭日农历每月一日、三日;春祭三月二十一日,夏祭五月十五日,秋祭八月十二日,冬祭十月三十日。每到祭日,蒙古人带上牛、羊、酒、奶油、哈达等祭品,前往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境内的成吉思汗陵祭祀。北方的蒙古族人距离成陵较远,只以努图克或户为单位在当地祭祀。在成吉思汗的画像前摆好祭品,全家跪拜。一般只实行春祭,祭祀日禁止一切娱乐活动。
祭吉雅琪吉雅琪被蒙古人奉为牲畜的保护神。传说吉雅琪是一位老牧人,临死时不肯瞑目,问他牵挂什么?他说:“我死后给我穿上牧马时穿的衣服,挎上套马杆,葬在草原上。”说完就断了气,人们按着他的遗言处理后事,可是没过几个月,牲畜大批死亡,人们就到吉雅琪墓地上供、祭祀,并把他的像画在毡子上挂在墙上,让他永远看着牲畜,从此草原牲畜兴旺。
祭宝木勒宝木勒意为下凡,引申为神。传说,有个叫郝布拉特的人,从天庭回来时偷杀了天帝的神牛,吃了牛肉。天帝发现后派天使捉拿郝布拉特,郝布拉特为应付天帝,将牛骨说成是宝木勒(神)分给牧民供奉。人们供奉后,人畜兴旺。从此,宝木勒被人们视为吉祥神。祭尚西尚西即神树,每年祭祀一次,一般在五月,结合祈雨祭尚西。先用鲜花和彩布将尚西装饰一番,然后用全羊为祭品祭祀。旧时汉人也祭神树,只不过祭祀形式不同。因本地特点为十年九春旱,适逢春季久旱无雨,当地汉人们便戴着用树枝扎成的帽子,对天礼拜,沿大街浇水。用祭树拜天的办法祈求天神老爷早降甘霖,以拯救万民于水火。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此种祭祀方式早已不复存在。(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