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1 沈阳“工业年”引领全面振兴
2004年12月2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沈阳市“工业年”工作部署会议,确定2005年为沈阳市“工业年”。到2005年底,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新开工项目已完成1145个,计划总投资705.3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1913.7亿元,预计创造20多万个就业岗位。去年开工项目之多、投资规模和产出规模之大,创造了沈阳工业历史之最,为沈阳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等八个优势产业项目占项目总数和计划投资总额的71.2%和81%。新开工大项目促进了全市工业向大规模调整升级和区域化集中发展的战略转变,加快了工业发展空间上四大板块的形成,即“东汽、西重、南高、北农”。
2 沈鼓集团“五朵金花”成为全国重大典型
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五位平均年龄只有36岁的女工程师王英杰、王广兰、张玉珠、葛丽玲、严鸿,自主设计的4万空分装置压缩机组,填补了国内大型空分压缩机产品的空白。2005年2月,她们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随后,又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重大典型,相继被中央、省、市各大媒体报道,被誉为中国新时代的“五朵金花”。
3 辽宁中部七城市共建沈阳经济区
2005年4月7日,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各市市委书记、市长联席会议在沈阳召开,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七城市正式签署了《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合作协议》,标志着以沈阳为中心、辐射百公里半径的沈阳经济区建设迈出了从战略决策到美好现实的重要步伐。七城市将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为目标,在交通运输、产业发展、金融服务、贸易流通、对外招商、人力资源、科教文化、旅游开发、生态环境、信息通讯、统筹规划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打造中国的“第四增长极”。
在以沈阳为中心的百公里半径内,汇集了超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三座(沈阳、鞍山、抚顺),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三座(本溪、营口、辽阳),一座中等城市(铁岭),七座县级市,441个小城镇,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人口2134万,城市化水平达到58%。
4 开展“叫响我是共产党员”主题实践活动
2005年4月28日,市委召开“深化共产党员工程,叫响我是共产党员”大会,在全市启动了“叫响我是共产党员”主题实践活动。这项活动最早开展于国有企业,按照党员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叫响我是共产党员”主题实践活动的覆盖面进一步拓宽,领域进一步延伸,内容进一步丰富,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乃至非公有制企业经济组织等各个领域的党员,普遍参加了这项活动,基本实现了全动员、全覆盖、全参与的目标。2005年8月30日,中组部《党建研究》杂志社与市委联合举办了“叫响我是共产党员”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党建研究》杂志社主编、党建研究所副所长高永中认为,沈阳在建立先进性长效机制上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在全国党建领域具有推广价值。
5 在沈成功举办首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
2005年5月22日-5月25日,首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沈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2支代表队的近400名青年技术能手参加了电焊工、工具钳工、维修电工、数控车工四个工种的比赛。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得大赛最重要奖项———首届“振兴杯”,徐强成为全市青工刻苦钻研技术的标杆。
35岁的徐强是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变速机车间高级技师。面对国际上最先进的磨齿设备苦心钻研、反复摸索,他创造了国内大型齿轮加工的最高精度——“徐强精度”,成为大型气体压缩机齿轮加工精度的全国之最,被授予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6 沈阳捧回“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牌匾
2005年6月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市长峰会上,沈阳市市长陈政高从中央领导手中接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牌匾。至此,沈阳市720万市民通过三年艰苦不懈的努力,终将一块城市发展的“金字招牌”握在了手中。三年来,市委、市政府通过烟尘整治、绿化建设、河流治污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使沈阳的空气质量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到2005年12月26日,来自沈阳城区8个大气自动检测区位的数据表明:2005年沈阳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7天,占全年总天数的86.8%,其中优的天数达到12天,创造了环境空气质量历史最好水平,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三项污染指标在年内的年度综合污染指数首次小于1。年度总体空气质量在连续13年为中度污染级后,首次转变为轻度污染级,意味着沈阳市已成为适宜居住的城市。
7 沈阳成为全国第二个“国家森林城市”
经过五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不懈努力后,沈阳实至名归。在2005年8月24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闭幕大会上,沈阳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为继贵州省贵阳市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五年前,沈阳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为3.7平方米。从那时起,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沈阳全面打响了城建史上规模最大的绿化战役,退工(业)还绿、治污增绿、改棚换绿、拆违建绿、扒墙透绿、见缝插绿、巧栽引绿……五年来共投资55亿元,拆迁727万平方米,新栽树木1900余万株,新增绿地69平方公里,使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两项指标分别提高到40.65%和35.97%,远远超出国内平均水平。森林城市建设不仅使沈阳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更使沈阳的城市实力全面提升,城市价值迅速增值。
8 沈阳“世博园”主体工程告捷
经过14个月的奋战,到2005年11月15日,沈阳“世博园”百个风情展园、四大主题建筑全面竣工,工期之短,速度之快,创造了世界园艺博览史上的一个奇迹。
沈阳“世博园”是从2004年9月1日开始筹建的。短短一年多时间,我市就相继完成了75个城市的招展工作,100个展园的建设工作,四大主题建筑与相关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及花卉、树木的种植和引进、采购工作。
9 沈阳地铁一号线工程奠基
2005年11月18日,备受全市人民瞩目的沈阳地铁一号线工程开工仪式举行,标志着具有2300余年建城史的沈阳从此迈入了“地铁时代”。
沈阳地铁一号线工程是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一号线的中段,线路西起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至黎明文化宫,共18个站点,全长22.2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路,设计最高运行时速为80公里,平均速度不低于35公里,工程总概算88.8亿元。按照规划,沈阳市预计将在2032年完成五条地铁线路的建设,其中到2010年建成一、二号线。
10 沈阳连续第二次跻身中国综合实力十强城市
2005年12月24日,国家统计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布了“2005年度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沈阳以92.069分的成绩名列全国第九,连续第二次跻身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前十名之列。十强城市的排名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大连、南京、杭州、沈阳、哈尔滨。此次综合实力百强市的选定,以人口与劳动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以及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为标准,按照全面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及正确运用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等原则,由国家统计局有关部门组织进行,目前是国内最权威的排行。
在此前组织的评比排名中(2005年6月23日发布的《2003——2004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沈阳分别进入了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和50个城市综合实力排名的前十位。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杭州、南京、沈阳、成都和武汉;50个城市综合实力排名,在前十位的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杭州、武汉、南京、成都和沈阳。
本版照片由沈乐洵、杨新跃、李春山、徐战、廉勇、王大局、李双琦、李浩拍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