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评新闻
安徽市场报1月17日讯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日益突出,已成为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的热点问题,在社会上已造成严重危害。为此,笔者对肥西县人民法院2005年所审结的未成年人犯罪情况作一简要调查与分析。
网络:犯罪主要诱因
“网络”正在成为未成年人误入歧途的首要诱因。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因涉及“网络”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案件就时有发生,近年来更是愈演愈烈。前两年此类犯罪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60%左右,而2005年肥西县人民法院所审结的59名少年案犯中,因上网成瘾而通过犯罪手段获取钱财去上网,或是与网络有关的犯罪就有54人,占到91.5%。该院的一名刑事法官说,因为“上网”或涉及“网吧”的犯罪案件已成为未成年人刑事犯罪一个新的特点。
家住肥西县上派镇某村的少年小迟,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回家。年少的小迟辍学后除了打游戏便是上网。
去年8月17日,已在网吧呆了一天一夜的小迟遇见曾借给他80元钱的同学源源。为还欠款,小迟决定去抢。他来到一个开在小巷子里的杂货店,以买刀为名从店主那骗把西瓜刀,随后便露出带有稚气的凶相要老板给几百块钱花花。老板见他用刀对着自己,一把抓住西瓜刀呼喊来人,小迟随后被群众抓获扭送公安机关。
法庭上,小迟对自己的行为深感后悔。可让人感到啼笑皆非的是,当法官问他网络主要功能是什么,他竟脱口而出:“打游戏。”
1 下一页
离异:失足又一原因
父母离异后,孩子失去或缺少家庭应有的温暖和关爱,心灵自小蒙上阴影,形成孤僻、自卑、冷漠、无情的畸型心理,因此,单亲家庭子女的犯罪率远高于正常家庭子女的犯罪率。
去年10月26日,8名不满18岁的少年齐刷刷坐在肥西县人民法院法庭被告席上,他们被控抢劫。在这8个孩子当中竟有3人来自父母离异的家庭,其中最小的刚满14周岁。
抢劫:犯罪首选方式
由于未成年人是刚刚接触社会甚至有的还未正式接触社会,因而不可能有高超的犯罪手段和犯罪技能,也不可能去触犯成年人易犯的伤害、杀人、强奸等罪名,更没有机会去进行职务犯罪。而在“偷”与“抢”之间,他们多数选择“抢”,尤其是结伙抢劫比他们还小的未成年人。于是便出现了肥西县人民法院去年审理的59名未成年犯罪人中,有47人是抢劫犯罪。
团伙:犯罪重要形式
由于未成年人在经济、生活和能力上不能自立,于是在“志趣相投”的同龄人中结成帮伙,以显神气,一旦有人挑头起事或被教唆或发展不当,就容易越轨。同时,还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当前,有的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拥有严密的组织系统、作案纪律和防侦破措施。肥西县人民法院去年审理的59名未成年人中2人以上共同犯罪的有50人,占84.7%;3人以上的犯罪团伙共9个,其中有一犯罪团伙8名成员均系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数字:让人触目惊心
2005年度肥西县人民法院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231件322人,其中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7件59人,分别占整个案件数的11.7%和被告人数的18.3%,是该院历年审理未成年人最多的一年。而此前2001年仅审理未成年人案件10件,15名未成年被告人接受审判,分别占当年的5.7%和6.7%;2002年为12件15人,占7.9%和7.2%;2003年上升为16件28人,占9.9%和11.4%;2004年下降到8件18人,只占当年的4.9%和7.8%。2005年未成年人犯罪上升速度之快,犯罪人数之多让人感到惊讶。而在59名未成年犯罪人中,竟有47人是抢劫犯罪,此外有9人系盗窃犯罪,侵财型犯罪又占了当年未成年犯罪人数的94.9%。59名少年犯中,有21人系在校学生,最小的犯罪时刚度过14岁生日。
预防:社会任重道远
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很多,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学校、司法、妇联、文化、宣传、共青团等社会各部门必须齐抓共管,才能取得实效。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作为孩子受教育场所的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守法观念。司法部门要认真做好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挽救工作。少年犯既是害人者,也是受害者。
此外,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吧、游戏机房和录像厅等娱乐场所的管理,控制在校学生进入娱乐场所,规范娱乐场所的管理秩序,对低级庸俗和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要坚决清理、整顿、取缔。(李平)前一页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