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有奖评新闻
“这房子是2004年11月份搬进来的,面积有260多平方米,可亮堂了,比山上不知道好多少倍呢。”余国祥带着记者参观他家的新房子时,显得特别满意。这是一幢新盖的两层楼房,屋子收拾得整洁而温馨。
余国祥是建德市莲花镇薛上村的村民。 之前,他和其他80多户村民一样,把家安在海拔500米的高山上。从山上到山下只有一条长7公里的崎岖小路。“那时候下山办点事,来回起码半天,碰到雨天,更是没法下山,只能在家里闲着。孩子上学,早上四五点钟就要起床,赶山路到山下的学校读书。大人不放心,只好打着手电筒把孩子送到山脚。”
因为交通不便,村里人只能靠务农为生。“在山上,我们过得是穷日子啊,就靠在地里种蔬菜过日子,一年有个千把块收入算是多的了。”
山上致富难。从2003年开始,在莲花镇政府的协调和帮助下,村民陆续下了山。“通过土地置换,镇里为薛上村解决了新村建设用地,对新村进行了统一的规划、设计和建造,一期造了30幢房子。这260多平方米的大户型房子,村民花10万元就能入住了,200平方米的户型,村民只花7万元钱。为造这房子,镇里还贴了60多万元钱呢。”村书记赵光星介绍说。
下了山,村民们的生活开始改变了。余国祥在村子附近开了一家副食品批发店,批发水果、大米等,生意挺红火。两个女儿以前在外地打工,看家里开小店要人手,也都回来了。一家人去年赚了8万多元,把买房子欠的债还了一大半。
更多的村民被吸纳进附近的企业。莲花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当地算是不错,主要有家纺和塑料填充材料生产等,有大大小小的企业100多家。镇里对村民们进行技能培训,不少村民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后进企业打工。
胡兰英下山后,进镇上的纺织品有限公司做工。她说,做工虽然有些辛苦,但每个月也能挣个1000多块,丈夫会做木工,下山后接的活也多了一些,每年家里有个3万元左右的收入。“我们已经把下山买房子借的钱还掉一些了,我想要不了几年,就可以全部还清了。”胡兰英充满希望地说。
现在,薛上村已经有29户村民住上了新房子,有三分之二的村民已经下山了,还有一些村民也在陆续下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