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头:欢迎收看《聚焦三农》,今天我们将再一次走进华西村。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物质精神双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在2005年年底的时候,华西村的销售收入已经超过了300亿元,华西经济实力和物质生活在中国农村来说算得上是首屈一指,华西人在富了口袋的同时也富了脑袋。
华西村发展到今天,一直坚持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道路,靠工业创造的财富除了用来反哺农业外,很大一部分用于村容村貌的建设以及丰富华西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15年前,一部名为《三十而立的华西村》的新闻影片记录了当时华西村的和谐景象。
《三十而立的华西村》
三十年来 华西村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
华西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农民家家住新楼 户户存万元
在华西 您可看到
田成方 渠成网 树成行
水泥道路通四方
三千三百米长廊绕村庄
农民公园的建成
更使得华西远看像林园
近看像公园 细看是农民的乐园
华西村村民(瞿满清)
我们老书记经常说的
叫啥呢 要富 大家富
不是我们一个村富了就好了
要把周边村都扶好了
要富得大家高兴
原北缪家村主任 (张忠善)
通过并村这三年之后
我们别墅 已经住了 到2005年底
280栋 280户人家住别墅了
公寓房 129套
基本上我们泾浜村村除北缪家村以外
百分之八十以上都住上了新房
华西村村民(程宗基)
我们瓠岱村的老人
一个月要发六 七万块钱
昨天不是发钱嘛
要接近七万块钱
每个月要发
(原华明村村主任)
粮食我们都不要种田了
大米送到家
还有钱发
华西村在帮扶了周边的贫困村以后又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口号:“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1995年5月开始,华西村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帮助中西部地区20多个省、市、自治区,培训县、镇、村基层干部一万多名。同时吴仁宝还建立了宁夏华西村和黑龙江华西村,被人称作中国扶贫史上的一个创举。
华西村党委副书记 孙海燕
前几年华西到了宁夏黑龙江
建了两个省外华西村
而且这两个村建设的在当地都是很有成效的
而且建好了以后华西就无偿的交给地方了
此时的吴仁宝并没有因为华西人富了而沾沾自喜。他觉得,“物质和精神双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农民,并结合时代要求不断推陈出新。原来村里有些青年人富了,就开始参与赌博打假等违法乱纪的活动,给村里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
华西村民(杨永平)
年轻的时候因为喜欢打架
朋友太多了那时候
也给公安局抓了
判了两年多刑期
杨永平的哥哥 (杨永昌)
后来我也教育过他
给他做过工作
但是他自己受圈子里的影响
他一直没有解脱出来
华西村民(杨永平)
我一晚上输十七八万
那时没办法了
吴仁宝组建了全国独一无二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这个特殊的公司把村里这些浪子组织起来学习,用精神的力量感悟他们,营造了全村团结、和谐的氛围,多年来,人人户户自觉做到“无赌博、无迷信、无重大刑事犯罪”。
杨永平的哥哥 (杨永昌)
那时候老书记把社会上一些
原来叫不健康的
思想比较不健康的集中起来
开学习班
精神文明开发公司组织
他们开学习班
华西村民(杨永平)
被老书记好像心里感动了一些
因为像我们这帮人
按道理其他地方的话
他不可能 他管你干什么
随你去 对不对
他有这种宽宏的度量
他把我们这帮人组织起来
给我们学习 给我们讲道理
怎么做人
那时候从内心里就想
我决定一定要改了
如果再不改的话
自己这一辈子就完蛋了
杨永平的哥哥 (杨永昌)
他在旅游公司 业务经理 副经理
反正他现在收入也是很可以的
每年大概也要十多万 二十万左右
每年的收入也是不错的
与此同时,吴仁宝还创造了被誉为“中国农村第一团”的华西特色艺术团。他还亲自担了任艺术团团长。
(华西艺术团副团长 计丽静)
他就是相当称职的
因为他对我们的节目是百看不厌
我们一年演300多场 有一年400多场
他是每场必到
而且每场善始善终从头看到尾
吴仁宝要求艺术团的节目必须取材于华西,必须寓教于乐,例如《人人爱唱"六爱歌"》、《十富赞歌》、《十穷戒歌》等,还有教育干部知错就改的《小过关》,要求干部之间不嫉妒的《将相和》等。其中的《十富赞歌》、《十穷戒歌》等,都由吴仁宝亲自编写。
我们每创作一个节目
都是老书记亲自跟我们说
最近中央有什么精神
我们需要排一个跟着中央精神
做的一个什么节目
具体的 都是他具体操作的
不是说我们要排一个什么节目
跟老书记汇报
都是他给我们下命令
作指示 策划
他等于是我们的总策划
(孙海燕)
他的高明之处
不在于每年计划300亿还是几百亿
我认为他还有一个高明之处就是
用精神来推动物质
不单单是抓在物质上
比如所 精神文明开发公司
他通过对全局情况的了解
化解矛盾 解决问题
调动人的积极性
我认为这是对华西的思想政治工作
用精神来推动物质
有很大的作用
在吴仁宝身体力行的培育下,华西村坚持不懈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吴仁宝提出的“新三无”,即“无上访、无告状、无暗斗”得以顺利实现。吴仁宝对待本村村民一视同仁,没有亲疏远近之分,对于外来务工的人员也能做到同样看待。如今,华西村的党委班子中,既有本村的,也有外来的,而且有研究生,也有留学生。
(杨永昌)
1997年之前我也是搞的个体企业
不在华西 但是后来听说
华西欢迎外来的到华西来投资
发展事业 那么那个时候我感觉到
华西这个发展事业的平台很好
环境很好 因为名气很大
它有一个知名的品牌
所以那个时候我就自己投资了几十万
到华西办了一个小企业
杨永昌不是华西的村民,但是他的小厂在五年的时间里,利润从最初的四十万增加到四百万。2002年,华西村出台了“筑巢引凤 引进人才”的措施,杨永昌用10万块钱买了华西的户口,成为华西的新村民。
(吴仁宝)
你们现在是正式的华西村民了
希望你们在华西要艰苦奋斗
那么我们华西最大的有三守
守法 守约 守信誉
要勤劳 这样 在前进当中
你们保证能富起来
(杨永昌)
-我心情非常激动 非常高兴
-为什么呢
-因为能够成为天下第一村的村民
内心感到无比的激动
到了2002年的七月份
就是当年的七月份
我毅然决定 就是我考虑
把这个企业转给 就是划入集体
融入集体
现在杨永昌已经是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华西钢铁公司的总经理。吴仁宝引进人才的计划实施到现在已经吸引了近2万外来务工人员。在华西工作的外来职工政治上、经济上与本村人享受同等权利。除了杨永昌以外,外来务工人员中的优秀人才程先敏、孙海燕等现在都已经担任了华西村党委副书记的职务。
(华西党委副书记 程先敏)
原来我来的时候1988年的时候
产值只有一个亿
现在有300个亿
行业比较多
所以你有发挥自己作用的地方
所以感觉比较充实
孙海燕
老书记一直对我们年轻干部讲
你们不要学习吴仁宝什么东西
要学习两个字 认真
(吴仁宝)
华西原来只有0.96平方公里
现在30平方公里了
华西1524个人
现在三万多人了
这个村民
所以华西由小变大 由弱变强
所以今年我们超过300亿了
所以老百姓…
什么叫和谐社会啊
我这里就和谐了 这个社会啊
在华西人的共同努力下,华西村的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与此同时吴仁宝还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华西村坚持环境优先、和谐发展的进程,充分体现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的发展思路。如今的华西村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是一个完全由农民创造出来的和谐社会。
主持人尾:在华西人的共同努力下,华西村的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与此同时吴仁宝还提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使华西村走上了一条富裕、文明、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到今天为止,华西村的系列报道就全部结束了,感谢收看今天的《聚焦三农》,如果您有什么新闻线索,可以发送手机短信到138,1117,1217,接下来请继续收看农业节目的其他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