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千龙网网友提到,强烈要求可以采用手机短信110报警的方法。
[主持人]:我记得手机短信110报警是不是司马小萌委员提的一条提案呢?
[司马小萌]:对。
[主持人]:大概的内容指的是什么能不能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
[司马小萌]:好,因为考虑到现在在某些场合下,歹徒行凶作案,并不是都有机会采用电话报警。出于保护自己的需要,我们有时候要采取一种更隐蔽的办法报警,这样手机报警就非常方便了,现在手机实在太普及了。
[主持人]:拇指经济、手机通信时代到来了。
[司马小萌]:对,而且手机的性能越来越好,越来越先进。完全可以用手机报警来增加一个安全的屏障,等于我们的安全门槛又增加了一道,报警途径又增加了一条,对老百姓是非常好的事情。
[主持人]:您平时使用短信量是多少?
[司马小萌]:平时少一些,节假日就很多了。
[主持人]:李委员呢?
[李敏]:每天收发也得有十条左右,到节假日像司马小萌老师说的,互相的问候是很方便的方式。
[主持人]:通过短信问候,华委员呢?
[华平澜]:我平常收短信比较多,发短信相对来讲少一点。
[司马小萌]:转发比较多。
[主持人]:转发还忘了把人家名字去掉。
[华平澜]:节假日收发短信比较多,一个节起码一二百条。
[主持人]:短信真的是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怎么用短信报警呢?
[司马小萌]:具体的技术问题要问华主任,我们实在不太懂技术。我觉得手机报警是不是将来能这样?采取简单的方式,能不能设定几个专门的按纽,比如说像密电码似的。
[华平澜]:单号拨键。
[主持人]:比如1键就是110。
[司马小萌]:对。等要有行凶的按键的时候按哪个,如果像一般的门锁开不开了,小猫掉井里了,也可以。
[华平澜]:手机报警比较困难的是你要告诉警方你的位置。这个是要事先设定,你110报警的号要设定,但是还要按几个所在位置的信号。
[主持人]:用短信报警和传统的报警方式有哪些好处呢?
[司马小萌]:用语音报警有些限制,语音报警系统有一个时时性,决定了在同一个时间内处理电话呼入的极限,我也是试过的,咱们110忙得不得了,公安人员辛苦极了。我实验过三分钟我打了三回,每次都是等待,自动的语音提示,到48秒就断了,然后重拨。你要有什么事真的不方便。用短信就好得多,因为有存储和转发的特性,可以达到每秒数百条。差不多吧?
[华平澜]:这个没有障碍,反正是发出去了,只要那边忙的话,可能稍微延迟一点,但是也会收到,服务器就收到了。
[主持人]:司马小萌老师边介绍边找一个技术顾问。
[司马小萌]:对,有他在我踏实多了,技术问题咱们一问三不知啊。
[华平澜]:小萌这个建议很好,发信号也有助于保护自己,如果大庭广众下喊的话,犯罪分子就注意到你,这个悄悄就发了,这个对保护报案人也有好处。
[司马小萌]:我现在就觉得有一个问题,如果短信报警在节假日的时候线路会堵塞得一塌糊涂了。
[主持人]:网友提到,用手机发短信报警会不会延误警情呢?
[司马小萌]:对,有这个问题。之后要有110报警的特别的平台。因为节假日的时候堵塞得不得了。发短信当日收不到。第二天收到了。这个也好办是语音报警和短信报警是两个途径,比一个途径要如虎添翼。而且以后要保证报警的短信能够不受到阻碍,畅通无阻,这是开发商要解决的问题,怎么分类,刚才华委员说地点,能够确定地点、范围、分类,这些都需要。将来还需要110合并119和120都合并在一起。三号合一以后,量极为大,怎么分类?
[华平澜]:应急系统。把三号合一,资源整合起来。
[主持人]:到时候可能会出现大量的信息在里面运转,怎么能够让信息分流,做到万无一失的到达目的地,这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非常重要的话题和问题。
[司马小萌]:咱们现在是移动、联通、小灵通,还有铁通。
[李敏]:主要是移动和联通两大家。这个怎么沟通?也是一个问题。
[主持人]:看运营商之间无阻碍的沟通也应该是一个问题。
[华平澜]:移动、联通、小灵通都有短信业务,小灵通是网通的,也有短信业务。
[司马小萌]:但是短信接入的规范方式不太一样,将来怎么统一?要研究这个问题,去协调,这就需要专家们来考虑了,我们这些外行只能是睁着眼睛看着,等着。
[主持人]:愿望是美好的,技术问题还要专家研究。
[主持人]:网友说,北京的有车一族数量比较庞大,喜欢把自己的车称为爱车。通过网上进行报名考证、违规查询都需要一个系统。
[主持人]:我知道李委员提交了关于网上查分的提案,我在上网的时候听说网友们对您的提案反映还是不错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李敏]:现在有车一族人数越来越多,现在交通和大家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也越来越关注这个方面。现在北京的交通网络系统的平台建设得还是不错的,作为政协委员我们去市交管局进行了调研,它们的大屏幕的显示还是网络的查分系统也都还是比较好的。因为互联网非常普及了,大家在办公室和家里都可以很方便的查询,如果通过公交系统的网络平台、交通的网络平台可以比较快的,一方面得到一些路况的信息,另外很多司机关心的是有一些违法(过去叫违章,现在叫违法)的行为,能够比较早知道违法的纪录。我有一个朋友在同一个地点连续三天三次连续被违章牌照。他自己不是很快的制革这个方式,等到去验车的时候才知道很多。通过网络不仅是北京的公交网,在好多的网络上也已经有查分的服务。
[主持人]:首都之窗也有。
[李敏]:这一方面对交管系统依法行政来说完善是高知权。很多人是到年检的时候才查,现在有了这种形式,事先查一下会做到心里有数,也不用积攒到最后一次,这对提高交管部门的办公效率管理交通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我去年也写了一个提案,是关于网上查分系统,上面有违法行为、地点和时间,但是没有直接做一个我这个违法行为受到的什么样的处罚结果,比如说违法行为的代码是多少?扣几分、罚多少钱。心里不是很有数,有的时候到执法站排队,但是很多人心里没有数,所以会去问这样会影响办事效率,也可能牵扯到12分之类的,也会带来一些麻烦。如果你想查询,同时在公交网上做了一个关于违章违法行为的惩罚结构的公示,有的人不知道在那里查,我上次查了一下,在235条中你要找到那一条,然后你才知道是什么样的。
[主持人]:寻找也是一个特耗费精力的过程。
[李敏]:对。有的时候是两种行为,不同的代码,对你的判断的准确程度还有一些比较麻烦的。我这个提案提出来之后,从技术上不是很难做到的。现在网络和技术发展得非常快,技术人员非常多,就是做一个小小的连接,现在大家可以在网上,当你有了违法的记录以后,点击会看到有多少分。下半年有一个新的规定。
[主持人]:要输入发动机号。
[李敏]:对。我自己也是司机,我要是想查我自己的车辆有没有违法纪录。
[主持人]:估计要下楼把前机盖打开,看一眼发动机号之后再去输。
[李敏]:或者要带着行驶证,很多人可能都不会记发动机号,这也不是很好背的数字,使用频率非常低。我让电视台的一些记者背他们也背不出来。当时这个问题我也很迷惑,也和交管部门交流一下,他们觉得是有一个隐私权的问题。我当时也很奇怪,我问他这个隐私权是指财产,比如说你想查几辆车是我的,这个是个人隐私行为,你可以把车主姓名抹掉,现在显示的是最基本的信息,比如说车辆号和违法记录的。
[主持人]:颜色也有吧。
[李敏]:现在是有,但是很多东西你觉得不便公开也可以删掉。现在牵扯到有一些违法行为算不算个人隐私,是不是可以算作公共信息,这种界定无论从法律还是什么方面都有一个认定的方面。
[主持人]:违法信息算个人隐私吗?
[李敏]:我不赞同是个人隐私。
[主持人]:两位老师赞同吗?
[司马小萌]:我认为不是。
[主持人]:大家都是认为不是。
[李敏]:第二点如果要是觉得这种方式牵扯隐私或者是争议的话,还有一个建议,也是从技术上很容易实现的。我们虽然不容易记住发动机,但是在购车和登记的情况下我们留下了好多的资料档案,我们能不能从这里选一些我们比较容易记住的。
[主持人]:比如家庭电话号码、手机号码。
[李敏]:对。甚至住址等等的,实际上留下的信息是为了方便公安网络,因为现有的信息就不用重新录入了,只要有一个检索就可以了。他在做网站的时候做一个下拉菜单就可以了,不要把发动机号作为唯一的检索的方式。比如说身份证号什么的,你可以选择,有的是行驶证在身边,愿意输入发动机号也可以。
[主持人]:作为选择性的而不是唯一性的。
[李敏]:对,行驶证一般在司机手里,如果你作为亲属或者好朋友查询的话也是不便的,也是会降低点击率的。
[主持人]:两位老师开车吗?
[华平澜]:有时开。
[主持人]:是不是感觉这种查询方式不太方便?
[华平澜]:我开车很老实。
[李敏]:他担心她女儿,想给他女儿查查不了。
[华平澜]:李敏的建议很好,输入发动机号我就输不了。
[主持人]:很多网友说非常赞同这个建议,希望早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