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出席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的省政协委员对《政协甘肃省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政协甘肃省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甘肃省九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深层次的讨论,并围绕我省“十一五”规划,就我省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千方百计加快发展,从我省经济社会的实际出发,剖析了热点难点问题,开出了几十付良药。 教育文化一个都不能放松
俞建宁委员建议,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央和地方对文化产业很重视,出台了相关政策。我省是文化大省,政协应该对文化产业高度重视,列入今后调研的重点,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把我省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同时要加大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投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陈德文委员建议,在新的历史时期,不仅要做大教育规模,而且要提高教育质量,要把产、学、研结合起来,为我省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的创新性人才。
段兼善委员建议,省上有关部门在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方面,更多给予关心,从精神上、财力上要给予支持。
白继忠委员指出,“两免一补”对农村教育是大好事,使农村孩子教育得到了保障。省上的计划部门要立项专门解决农村学校饮用水困难的问题。
庞波委员建议,在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时,应重点突出,找准切入点,突出增加农民收入,搞好技术培训。重视对农民的普法教育,教育农民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普法理念创新、从载体创新、从工作制度上创新、从工作的方式方法创新,从内容创新等五个方面的创新搞好农民的普法教育,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张成林委员建议,主要是有些学生生活困难,上不起学的问题相当严重,希望教育部门引起重视。
拜玉凤委员说,个别边远的农村还很困难,希望政府要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和扶持力度。有些地区边远乡村看电视不清楚,收看的台很少,希望省上有关部门下去实地给予解决,使边远山区的农民看上清晰的电视。办理政协提案不能避实就虚
施纪光委员建议,提案工作一方面要认真调查研究,另一方面就是要提出一个,解决一个,扎扎实实地为老百姓办实事。
王钦锡委员建议,省政协的各类调研视察活动,到各市州把当地的省政协委员邀请上一起参加。
秦素梅委员建议,省政协在确定调研课题时是否提前通知市、州政协,让市州政协根据调研课题尽早做好安排,上下衔接起来,共同配合,一起搞好调研。在制度建设方面今年再加强一些,也还要加强民主监督的力度,希望省上对市州政协进行检查,强化制度的落实,以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黄泽元委员建议,政协在民主监督的方法、成效、力度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央五号文件,省委43号文件贯彻执行上要突破传统领域、行业等一些选用人才的规定,视野可以放开阔一些,打破身份、级别的限制,从非传统领域、行业上选拔人才要有突破。张炳玉委员建议,在政协委员提案中应突出解决好五个问题:一是要认真解决好提案归属不准的问题。应当在吃透提案的内涵、实质的基础上再安排办理单位;二是要认真解决好提案答复上的就虚避实问题。三是要认真解决好提案办理中的点面结合问题。不能重视了重点督办提案,而忽视了面上提案的办理;四是要认真解决提案渠道单一的问题。除一年的全委会集中审查提案外,应将平时调研、会议发言等形式中委员的一些好建议也纳入到提案中去;五是要认真解决好在提案办复过程中做文字游戏的问题,努力把提案工作做实在。
李万林委员说,政协工作不足方面有三点:一是有些专题调研不够深入。二是三大职能的履行上落实不够有力和完善。三是反映社情民意方面不够全面等。今后我们要抓紧和“十一五”规划为我省的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在民族宗教方面做好两项调查研究:一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二是民族宗教方面和顺,构建和谐社会。困难群体要时刻挂心头
许玮委员建议,省上要成立一个再就业办公室,尤其是解决好“40”、“50”岁人员再就业的问题。
姚培珍委员建议,省上决定在新招收的公务员近万人下基层锻炼的同时,也应考虑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实行这个政策。一是可以解决就业难问题,二是大学生也能得到一定锻炼。
赵士通委员建议,政协工作应关注一下民生问题,比如就业问题、上学问题、医疗问题。以兰州市的中学为例,好的就那么几个,主要原因是把优势资源都配置到好学校去了,资金多,好学生多,造成了许多学生难上好学校的问题。再比如,看不起病的问题,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今年应对这一问题好好调研一下。第三是就业问题,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进不了专业对口的部门,这就形成了一批有文化的无业游民。所以,就业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第四是群众上访问题。要正确看待群体上访事件,虽然上访方式不对,但有合理的因素。
李忠委员建议,省政协应重视残疾人事业,组织有关部门和委员、专家,研究修定甘肃省残疾人优惠待遇和《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兰州要搞好软环境建设
阎孟辉委员建议,兰州市城市建设、发展要综合考虑,不要只引项目,还要留住在兰州比较好的科研院所,多搞几个像航天510所这样的院所,再不要发生如铁路设计院、长庆油田指挥部搬走的情况。
王祖国委员建议,加强对垄断行业尤其是有暴利的公益行业不停涨价问题的调研视察。
肖菡委员建议,省上对下划天水市的省属国有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和倾斜,这样有利于企业职工队伍的稳定和企业“再生”能力的提高。崇信崛起现代化新农村沿着国道312线进入崇信境内,迎面而来的是一排排整齐有序的红瓦砖房,宽畅的柏油马路,繁华的集贸市场,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马寨装扮得靓丽迷人。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在这里悄然诞生。
崇信县将生态家园建设与产业开发紧密结合,依托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等项目,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黄寨村将“果园建设、温棚养畜、沼气节能、小康住宅”融为一体,建成了“四合一”工程171户,修建养畜温棚142座、节能沼气池148眼,实施了“三改、三通”工程(改厕、改水、改灶,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柏油马路),兴建了钢门钢窗、水泥预制、地毯加工等集体企业7户,经营门店20多家。采取“支部+协会”的模式,组建了草畜、林果、劳务和种植业4个协会,建起了全县第一个村级农民信息之家。全村形成了农林牧副商并举的发展新格局,目前人均达到3亩草、户均达到3亩果园、5头牛。黄寨小康工程的成功实施,为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树起了样板。
与黄寨村相比,柏树乡党洼村的发展更具有特色,从改变基础设施条件入手,完成了党洼至信家庄路基拓修,修建了132户小康住宅,实施了“一池三改一配套”(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和配套庭院经济)农村能源项目,栽植了1700亩优质苹果园,从陕西引进优质高产奶牛130多头,建立了平凉奶牛有限公司党洼供应站;兴办了砖厂、地毯加工厂、木材加工厂等企业。
崇信县山大沟深,部分农户居住在偏远山区,生活困难。县上积极争取资金,扶持农民开发产业,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2005年,筹资339.6万元,在黄花乡杨家沟修建了集安居住宅、养畜暖棚、卫生厕所、庭院经济“四位一体”的生态家园52户,整体搬迁2社52户群众居住,并配套修建了村卫生所、修通村社道路3条7.9公里,扶助农民种植牧草1000亩,建成养畜暖棚102座,投放基础母牛40头。解决了群众的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就医难等问题。近三年来,全县相继建成了大庄、木林、东庄、马沟等近10个小康建设示范村。
典型的培育,使广大农民逐步树立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加快了建设美好家园的步伐;同时,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经验,提升了产业化开发水平。全县已种植优质牧草20.4万亩,户均10亩,建成草畜产业专业村44个,10头以上养牛大户达到1042户,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7万头和5万只;培育果园9.2万亩,年产果品2万吨;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今年生产各类蔬菜4.6万吨。初步培育出了芮河川区和南北二塬果菜产业、山塬区草畜产业两条经济带。同时,建成了奶牛厂、荣盛养殖园、乌鸡养殖公司等10多户龙头企业。今年1-10月份畜牧业产值、果品收入、蔬菜产值分别达到了4200万元、2700万元和2768万元,草畜、果菜两大产业总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8.2%。以粮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被打破,农业结构实现了战略性调整。
随着产业基地规模的不断壮大,县上又争取实施了铜城水库、水保世行二期贷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与恢复、退耕还林等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发展条件,进一步夯实了农业基础。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县上利用多种渠道筹资1200万元,新建、扩建农村小学39所,建设面积达15万平方米,孩子们舒心了,家长也放心了。各乡(镇)还新建、维修了79个村部,成立了79个村医疗所,发展乡镇企业1381户,从业人员达到16423人。目前,全县大部分农户建起了新房,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农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9.9%,村镇建设规模逐步增加,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