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评新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我国新的“百家姓”顺序已经新鲜出炉(都市快报11日第1版曾作报道)。调查结果显示,李、王、张继续位列中国人姓氏前三名。
这项调查和研究是由袁义达主持。 调查历时两年,涉及全国1110个县和市,得到了2.96亿人口的数据,共获得姓氏4100个。而此前在我国流传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百家姓》共收集了568个姓,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姓氏里面又有什么故事呢。我们请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姓氏群体遗传与进化研究组组长袁义达先生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学教授王大良博士与我们说一说。
希望通过百家姓的分布研究出疾病的分布
记者:做这样一个研究有什么用?袁:因为我们觉得姓氏分布同疾病分布为什么有很多重叠的地方,我们想看看这个疾病发生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什么。比如说禽流感,我们为什么去研究候鸟的迁移图呢,看看候鸟所携带的禽流感是如何走向的。
我们研究姓氏的分布,也就是想看看姓氏分布,就是人的迁移,人的分布,是不是还带来疾病分布呢,姓氏分布和疾病分布图谱对我们来讲是非常有价值,我们就希望看到这种结果到底说明什么问题,这是我们想做的。
新的百家姓只是一个副产品而已
记者:你们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说百家姓的分布到底是什么,而是说希望通过这种分布研究出来疾病的分布。
袁:这是我们的宗旨,我们公布新的百家姓,是我们的实验报告中的第一页,后头有很多的其他分布,疾病分布,还有相关的数据处理,还有很多的图谱,这是我们真正的内容。
王:因为我们国家姓氏是用了几千年,过去也有一个“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种排序,但是真正各个姓氏分布是怎么一个情况,各个姓氏之间究竟有多少人,这种资料没有。
新的统计就是把中国传统的姓氏的分布情况,人口的多少,做了一个全方位调查。
就像一个摸清家底的工作可以追溯到自己的根在哪里
记者:是不是有利于我们认祖归宗的时候有迹可寻?
王:因为就像一个摸清家底的工作,家底摸清楚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一些研究,比如说我姓张、姓王、姓李、姓赵,从这个基础上追溯到自己的根在哪里,而追根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认同的现象。
记者:中国人的姓是怎么来的?王:中国的姓氏来源,说来话长。从科学意义上讲,应该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当时为了把一群人和另外一群人区分开来,也就是相当于我们一个家族,张姓和王姓、李姓区分开来,到了那种阶段产生了一种姓氏。
后来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一些变化,比如有人说,中国姓氏来源至少有九种。到宋朝,有人说中国姓氏来源有32种。比如有些来源于部落的符号,来源于家族的符号,来源于我的置业,来源于其他的一些。比如说驻地,方方面面的很多东西。
李姓为何成了一个大姓有很多不同的来源
记者:在整个中国的范围内,姓李是姓得最多的,这个“李”是一个什么样的来源?
袁:李氏渊源实际上比较古老了,总的来说,感觉它是一个非常大的姓,姓的来源并不是一支,它应该是多支的。李姓最旺盛时期应该是唐朝,因为唐朝是李家天下,当时不但他们李家姓李,还有周边的少数民族,很多的将军都为了得到李姓而荣耀,这样的情况下李姓自然就庞大了,所以李姓,它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系。
王:李姓的来源大概分为三大类。现在我们的法官,搞法律的,法律最早就叫理。李姓的祖先有一支就是大法官,就是唐尧时期,有一个叫皋陶的人,当了理官,或者叫大理。他的后代,世世代代都是理官,到商朝末年的时候,因为逃难的时候没有东西吃,吃了李子,后来为了纪念这个李子,就姓李,这是一支,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个。
另外一支比如说在西南地区,过去叫做蛮族,蛮族中间有一支,他们中间一个图腾信仰,就是信仰老虎,老虎的读音在他们少数民族的读音读成Li,后来这一支也姓李。当然另外还有在唐朝的时候。
记者:都姓李但是来源不一样。王:对,来源不一样,有很多。
钱塘老儒写的百家姓是因为当时的政治身份
记者:在此前的百家姓里,排在前几位的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但是这次您做出来的调查,姓李的最多,姓王的其次,姓张是第三,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当时赵钱孙李是怎么来的?
王:老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是宋朝的百家姓,有一种说法是说钱塘一个老儒写的。这个钱塘就是现在的杭州,南宋时候杭州叫钱塘。当时编的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八个姓氏来源都是因为当时的政治身份。赵姓是后来南宋的国姓,皇帝姓赵,当然排第一;这个钱呢,因为当时杭州一带有一个叫吴越国,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孙是吴越国国王的皇后姓孙,李姓呢是在吴越国之前,杭州是一个南唐国的统治范围,南唐国的皇帝姓李。周吴郑王也是当时的皇后或者什么。
以离最高权力中心的远近来分的这个姓氏
记者:就是以离最高权力中心的远近来分的这个姓氏。
王:都是政治身份,政治地位。袁:所以这种情况下,它的排列不按人数来排,当时也不可能统计出人数来。所以到明朝的时候,第一个姓就是朱姓。到清朝的时候就是孔姓,那孔姓与清朝什么关系,雍正四年的时候,尊孔开始了,那个时候雍正皇帝,雍正四年的时候,他下了一个诏,孔子是第一号的人物,所以孔姓成了百家姓的第一个。
王:每朝每代都有百家姓,但是百家姓历史上排到前面的都是根据身份地位,你官大,你是皇帝就排到前头,你是小平民就肯定在后边,甚至你的姓氏都不记录下来。
而我们现在做的百家姓的统计,主要是根据我们现在实际的一个分布情况,排除了中国传统的那种贵族身份、政治身份,结合了更多的一种科学的东西。
姓氏的分布是有一个梯度的它是像流水一样流过去的
记者:李姓、王姓、张姓是三大姓,姓李的有多少人?
袁:9000多万。记者:多少姓王?袁:姓王是九千万刚出头,张姓也接近九千万,这三大姓几乎要占全国人口的20%。两亿七。
记者:您在做调查研究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省和省的分布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姓王会集中在北方还是南方,有这样的分布规律吗?
袁:这是有,这个规律正是自然科学感兴趣的。李姓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和西北、西南一带。王姓是北方地区为主,逐渐往南方越来越少,所以黑龙江和内蒙古的王姓在人口的比例上,要大大超过广东地区的王姓比例,而且这个分布是有一个梯度的,它是像流水一样流过去的,它不是跳跃式的。
每一个省都有一个姓最多这说明人口迁移的方式
记者:这说明什么问题?袁:这说明人口迁移的方式,也就是说王姓可能北方原来最多,逐渐往南方迁移的过程,李姓也就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在取姓的时候,大批的人自己用李姓的时候,它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原来西南、西北和华北地区一带,一直往东北这样发展。张姓也是在华北地区最高,逐渐往南减少,而陈姓呢,那是东南地区最多。
记者:比如咱们国家所有省份里面,每一个省是不是都有一个姓最多,这说明问题吗?
袁:这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像东三省除了吉林省现在李姓还是第一,剩下的是王姓第一,内蒙古王姓第一,河北王姓第一,山西王姓第一,也表现出来,其他都是李姓第二。
王:还有,我看北京一个材料,说北京的王姓人口占10.6%,每十个人中间就有一个人姓王,王姓第一。
袁:像上海是陈姓第一,这个是很自然的。广东省,广东南部主要是陈姓第一,福建也是陈姓第一,但是福建的第二姓是林姓,陈林半天下,这是非常清楚的。
中华民族凝聚力就是在姓氏上表现出来的
记者:中国人的姓氏跟世界其他种族,还有国家的这些姓氏相比,它的独特性在什么地方。
袁:中国姓氏起源比较早,而且它的遗传完全是父传子的方式下来的,所以中国姓氏最大的特点就是历史长、遗传稳定,改姓那是不常见的事,虽然有,但是它在人群里很少,不影响大姓氏分布的频率。
至于中国姓氏同国外姓氏有其他什么差异呢,最大差异就是它的历史,时间上。再像日本姓氏,明治维新以后才有姓氏,英国姓氏最早是一千年前出现,英国人普遍使用姓氏只有六百年历史,像土耳其,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才有姓氏,所以姓氏起源的时间都不一样,都同它的文化、背景有关系。
中国人使用姓氏表示它的血统,所以中国人的姓氏处处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么一个深厚的含义。所以中国人为什么那么怀旧,为什么要追根寻祖,海外华人要千方百计回到祖国来寻根,这些都说明中国姓氏的特点,因为中国千百年的姓氏它是遗传的,它是父传子的方式,有血统关系的,是明显的,中间不断的。所以中华民族这种凝聚力的某一些表现就是在姓氏上表现出来。
研究姓氏对于加强民族凝聚力甚至自豪感都有很大的意义
记者:所以我们老说五百年前是一家,如果您在外边开会,遇到一个学者也姓袁,恐怕您就会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袁:自然,在国外也遇到类似的这种现象,如果你跟华裔说话,很可能他已经在海外生活了好几代了,根本不懂中文,也不会说中国话,但是他知道他是中国人,祖上是来自中国的,所以跟你接近的时候,他会问你姓什么。如果同他的姓一样,他马上会写出一个中国字,虽然他不认识其他中国字,但是他的姓氏一下子就能写出来,他把他的符号留在那儿。如果我的姓氏同他一样,他马上非常热情,比我对他还热情。因为他觉得遇到了亲人,所以我觉得这种感情是抹不掉的。
王:这也反映了中国姓氏有更多的一个凝聚力,这可能是一个特点。每一个姓氏从起源到迁徙到发展一直到今天,实际上就像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缩影。
中国姓氏的一种凝聚力呢,反映一种认同感,五百年前是一家,或者说我们都是一个祖先,这种说法尽管从科学的意义上来说,可能还有更多的值得推敲的地方,但是总体上反映一种文化的认同,一种血缘的认同,每一个姓氏的认同,相当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都说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一样,具有很多的凝聚力。而研究姓氏对于我们加强这种民族凝聚力,每个姓氏的认同感,甚至一些自豪感都有很大的意义。
(都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