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1月18日讯
春节前,长年在外的打工者从四面八方向家的方向涌动。一月十五日,本报记者董方义全程体验他们的返乡路
记者在烟台长途汽车站选定临沂民工沈志国。他穿一件粘满油污的黄大衣,提着两个编织袋,手上满是老茧、划痕。
裹着大衣车站过夜
8时,按时发车。记者坐在沈志国旁边。他很随和,很快交了老底:35岁,临沂市苍山县人,今年在烟台东郊一工地干瓦工,半年没回家了。本来前些天就停工了,工友都走了,他因患重感冒,舍不得花钱治,便一直拖着。14日病情有好转,却买不上相对便宜的火车票了,只好奢侈一次,坐豪华大客。
“昨夜在哪过的?”
“在车站外平台上,裹着大衣打了个盹,很冷,没敢睡沉。他说话,有些怯怯的。
10点,车到莱阳城,他在放着EVD的车厢里进入梦乡,鼾声大作,身子歪到里面,双手扣在胸口,似乎防盗。就这样,汽车驶过莱西、平度、高密、诸城……
阳光和煦,车内温暖。不知过了多久,依稀可见“莒县”字样,车一颠簸,他猛然惊醒,下意识摸了胸口一下,这才松了一口气,伸个懒腰:“这觉,真是舒服哦……”说罢,掏出干馒头啃起来。记者递过一根香肠,他一高兴,便打开了话匣子。
常累得抬不起膀子
他是个瓦工,去过北京、潍坊、内蒙古、烟台,会砌砖、铺地、木工、水暖安装等活计,现在的行情是干一天挣50元,每天工作8小时,只要体力允许,他就不会休息,还要加班几个小时。毕竟年纪偏大,常累得抬不起膀子。
工资半年一发,平时可支个三五百。“拼命挣钱,是为了养活老婆孩子,我一天生活费5元,中午一顿菜,早晚吃咸菜,偶尔尝点肉,要不顶不住。除了吃,也就是买牙膏、袜子之类要花钱了。”
因为一直住在工地潮湿阴凉的简易板房里,沈志国的关节不太好,他对包工头借故克扣工资表示不满。干活不怕累,只是扯电线时害怕,担心被高压线电死,每次都硬着头皮干。
两个女儿扑进他怀里
15时45分时,客车开进了临沂长途汽车站,但是要到沈志国的家,需要转67路公交车。
因有一段距离,记者打出租和他赶到站点,他非常高兴,说这是第二次坐出租。67路车很拥挤,大约走了30多分钟,他一番张望后,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领记者下了车,七弯八拐走进了临沂市罗庄区双月湖办事处刘三岗村。
进了村子,沈志国加快步伐,见人便热情招呼,很有礼貌。快到家时,他却放慢了脚步,说是要给家人一个惊喜。他放下编织袋,轻轻叩开家门,院里两个可爱的小女孩立时一起扑进他怀里……
这是两间瓦屋,东大间,地上一张破席,空中是挂在衣绳上的衣服;墙北侧用砖块支起一块小木板,上面放着两个盆、几棵白菜、半袋面粉;东侧是液化气灶,值钱的是一辆自行车。西屋靠北一张旧床,一个炉子、一张摆满碗筷小饭桌、一个当衣柜的大纸箱,房门单薄,空旷清冷。
4岁的珠珠和2岁的琪琪很可爱,瘦小的媳妇程玉凤正坐在坑上,见她丈夫和记者一起回来,又喜又惊。
沈志国扔下编织袋,不顾记者在场,一把把媳妇抱了起来,打了两个转。
行囊装满全家欢乐
情绪稳定后,沈志国弯腰打开编织袋,伸手翻了一阵,从里面掏出一块旧的翻盖手机,塞到媳妇手里。程玉凤满脸欣喜,像见了宝贝,拿在手里不停地反过来看,复过去看,对她来说,这可真是个新奇玩艺儿。
“多少钱?谁让你买的?”她有点心疼。听丈夫说是花250元买的二手货,她不停地念叨太贵,但还是舍不得放下。原来,家里
没有电话,媳妇只能用公用电话与他联系,可他找媳妇却没办法,一直就想给她买个手机。随后沈志国又将半年挣来的4000多元钱拿出,程玉凤脸上笑开了花。
过年的东西,媳妇还一点没准备。沈志国笑呵呵地说:“年前弄也来得及,有钱买东西方便。”程玉凤从被褥底下拿出一张年货清单,这是她两个月前就盘算好了的。有几条鱼、几斤肉、几只鸡、几挂鞭炮。丈夫算了算说:“估计得花200元吧,今年工资顺利到手,这个年要比往年丰盛。”
想让女儿变城里人
“过完年,多住些天再走吧,真是不想让你出去……”说这话时,媳妇显得很无奈。因没有别的收入,她知道丈夫必须还得外出打工。
“一个女人,常年独自在家带孩子、忙农活,真是不容易。有时我真的疼她,为她担忧。一年来,盼的就是这个团圆年。”憨厚的丈夫眼睛湿润了,他接着说,他也想家,但舍不得路费和时间,为了两个女儿,就得多干活,一年挣7000多元,花5000多元,母亲不在了,父亲也年近六旬,要攒点钱为父亲防老、为女儿准备学费。
“能叫儿气死,不叫儿馋死。”说到孩子,沈志国还想要个儿子,说是为了防老,但他依然深爱女儿:“回家最高兴的是一家团圆,女儿又长大一岁,当父亲的责任好像又完成了一份,就觉得一年的付出值得。”
其实,沈志国的老家是临沂市苍山县大仲村镇石坑村。在家庭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他一年花500元在城郊租房,就是让女儿离城市近一些,将来让她们变成城里人,还要供她们上大学。
夜幕拉下,记者徒步回城,头上一轮圆月照着万家团圆。(本报记者董方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