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东 实习生 赵伟伟
1月15日,家住玉函小区的彭先生因头晕到省城一家大医院就诊。在专家门诊处,彭先生还没有把病症陈述完,医生便开出检查单,“先做个脑电图看看再说”。该患者检测完脑电图后发现一切正常,这位医生又开出了“全血套餐”、“血流图”等共300多元的检测项目,但全部检测后结果完全正常。 最后这名医生又建议患者做脑CT,由于身边带的钱不多,彭先生便没做该项检查。第二天,彭先生通过朋友介绍来到济南市中医医院,医生望、闻、问、切后,没做任何检查,就查出患者头晕是颈椎压迫神经所致。
这种现象并非个别。连日来记者到省城多家医院门诊处采访发现,许多医生过度依赖仪器检查。在接诊时聆听病人陈述病情时间少,个别医生甚至连压舌板、听诊器也懒得使用。记者看到,医生在接诊病人后往往先开出一沓检查单,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再给病人诊断疾病,至于这些检查是不是必要,病人并不清楚。
一位熟悉医院的朋友向记者透露,眼下一些医生热衷于开检查单,首先是利益驱动。目前许多医院科室都有创收任务,一些医生多开检查单,科室效益好了,医生的收入自然“水涨船高”;其次,一些医生为避免产生医疗纠纷,抱着“宁可多做也不漏做”的态度让病人做检查;此外,部分医生临床诊断技能欠缺也是导致病人检查单增多的一个原因。这种过多的检查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增加了患者的精神负担。
山大二院骨外科副主任医师宫明智说,不可否认对于一些不能发现准确部位的疾病,以及一些不能定性的疾病,通过仪器检查在诊断方面确实有优势。但仪器是辅助性的,只能作为医生诊断疾病的参考,不能作为唯一的诊断依据,正确的诊断要从病人提供的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中获得信息,然后通过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符合逻辑的推理判断,得出正确的临床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