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联合搜狐网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对孩子攀比的教育方式不正确
●专家建议对孩子独立价值观引导优于“棍棒”政策
本报《为迎家访女儿逼父亲换豪宅》连续报道引发了社会对学生间攀比风的广泛关注,上周对深圳中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的调查登出后,对于中学生之间的攀比行为,和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社会各界热烈讨论。 在本报联合搜狐新闻中心所进行的网上调查中显示,大多数人面对孩子攀比行为时处理方式不正确,近半网友认为孩子攀比应该“家法伺候”。
57.54%的网友表示,如果自己的小孩出现小靓这样的心态,会“家法伺候”,24.9%会“置之不理”,也有4.41%的人选择了尽量满足。而对这种攀比行为产生的原因,43.05%的网友认为是社会风气导致,此外,选择家庭教育不当、学校攀比盛行的分别占了31.39%和25.32%,三者共同担当了“攀比风”的过错责任方。有50.66%的投票者表示,自己身边中学生攀比的现象很多。而对于孩子存在攀比心态是否正常,则有接近一半的网民(46.99%)选择了“完全失常”。
对于这一调查结果,有专家表示,首先反映了中国现在所通行的教育观念仍需转变,“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观念应让位于更多建立在尊重、平等之上的沟通和引导等方式方法。而对未成年人成长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一定要避免用“另类”的眼光给予过分苛责。中国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告诉父母们,“心理压力对于孩子本身来说已经是很大负担,舆论教育更不应该着眼于加重这种负担。”他同时告诫,在未成年人教育上,对孩子独立价值观的耐心引导,优于“棍棒”政策。
■专家说法
针对如何化解困扰着许多深圳家长、老师和学生的“攀比之风”,穷孩子和富孩子怎样相处等问题,昨日(1月17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和深圳本地的青少年教育和心理方面的专家,给目前深圳中学生中日渐盛行的“攀比”难题把脉支招。
应教孩子尊重社会差异性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研究员认为,首先,成年人必须认识到,孩子之间存在的攀比是正常、自然的。对于在攀比过程中一直处于“落后”、“追赶”地位的孩子来说,这种攀比行为肯定会构成心理压力,如果没有成年人,主要是老师和家长的引导,这种压力在长期累积下的爆发,很可能会产生类似小靓做出的过激行为。
而对于深圳这样的移民城市来说,外来子女可能会面对更大的心理落差。这就需要家长和当地教育系统,有针对性地为孩子提供一些适应性教育。父母在孩子到一个差异较大的新环境之前,应该事先就让孩子对自己将来面对的环境有正确的了解认识。包括对自己家庭实际情况的认识、接纳和控制。
孙云晓建议,学校应该在平时的教育中多一些“差异性”意识的灌输。今年联合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核心价值观就是“尊重”。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应该告诉学生,贫富差异是目前社会存在的现实,贫和富本身并不会决定人的高低贵贱。尊重社会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生活在这个差异性和多样性世界的每个个体,应该成为目前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重点。
此外,学会感恩,理解父母生活的艰辛,告诉孩子,金钱之外,爱与人格等精神财富同样、甚至更为宝贵,也应该是在和孩子的日常接触中,潜移默化灌输给他们的。
穷孩子不能瞧不起自己
深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深圳教育科学研究所王鉴教授认为,从心理学角度,穷孩子和富孩子在交往时很可能存在一种自然“划片儿”意识。对于这种隔阂,对穷孩子应该强调“励志”教育,让他们知道,在未来的发展平台上,他们和富孩子拥有平等的机会。对于富孩子来说,片面采取强制个性化消费的方式,其实并不可行,允许孩子展现个性的欲望,但对奢侈浪费行为应严格杜绝。
他表示,深圳现有在校的外来子女占了一半以上,目前教育部门在教师培训时,也强化了老师弱化孩子对物质差异的在意。比如,有意识地要求老师在态度上,平等对待暂住人口子女等。同时,引导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个人兴趣和个人能力的培养上。
学校在对孩子的这种攀比心理的纠正方面,对于穷孩子和富孩子的和谐相处,完全可以通过多增加一些课外心理辅导课程来完成。比如学校让穷孩子和富孩子坐到一起,给他们提供一个坐下来交流自己想法的机会,并安排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在一旁引导。家长和老师完全可以首先引导孩子,在校内的心理辅导机构进行专业疏导,专业老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给出进一步的建议。完全不用等发展到离家出走这种阶段再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