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人间,和谐社会。
政协会上,民盟北京市委专门以“慈善事业”为题撰文并发言。他们对“十一五”规划写入“慈善事业”一项表示赞同,进而建议确立明确的指标体系,待到2010年时,使慈善机构募集的善款占本市GDP的1%;并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机,力争使市民参加义工的比率达到50%。 义工亦善举,其所占人口比率,可反映出“慈善事业”的普及和发展程度。委员们呼吁定期评选和表彰“慈善人物”,营造一种“爱满京城”的良好氛围。而社会上多一些“慈善之星”,总是给人们的心灵投射温暖阳光的好事。
为人常怀仁厚之心,处世总以挚爱之情,虽非圣贤,已属难得。没有发达的慈善文化是文化的缺失,缺少义务服务的精神是精神的缺欠。人均GDP5000美元的物质基础,使我们的城市有能力在税收和财政上向“慈善事业”倾斜。但“慈善事业”远远不能用金钱投入的多少来衡量,它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也是社会生活中支撑人们灵魂的“支柱产业”。在一段特定的时期,“慈善”一词很少提及,而如今“慈善”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社会也更加文明进步。我们怎样隆重地推出年度“慈善人物”也不为过,构建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需要我们这样做。
网络编辑:李亚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