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务局局长详谈“十一五”期间水问题自来水水质向社会公示
信报讯(记者杜丁)“解决北京缺水,有水量的问题,也有水质的问题。未来5年内,北京水资源紧缺问题可基本得到解决。”昨天,在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列席代表市水务局局长焦志忠介绍了未来五年本市解决水资源紧缺的主要措施。
解读1:每年调水1.5亿立方米
焦志忠局长表示将在保留河北、山西年度调水机制的前提下,建设万家寨向官厅水库引水工程,年调水1.5亿立方米,力争今年完成。2007年底建成南水北调北京段工程,实现冀水进京。2008年争取引黄河水到京。2010年实现长江水进京。
解读2:解决145万农民饮用水
到2007年,解决山区6.5万农民水源困难。到2010年全部解决145万农民饮用低标准自来水问题。市区通过自来水置换,解决自备井水质超标问题。2010年前建设第十水厂、郭公庄水厂、供水管线及附属工程,全面提高城市供水保障能力。
解读3:郊区污水处理率达50%
焦志忠局长表示,到2010年,北京市区14座污水处理厂将全部建成运营,污水处理率达到95%。再生水利用率50%,郊区污水处理率50%。同时,配套管网建设,加快雨污河流管线改造,“这是城市河湖水质还清的关键。”
解读4:年产再生水7亿立方米
“加快利用再生水,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实现循环水务的突破口。”焦志忠局长告诉记者。据介绍,2010年北京市年产再生水量可达到7亿立方米以上。再生水利用量增加到6亿立方米。
解读5:自来水水质向社会公示
焦志忠局长表示,“十一五”期间,将建成全市水资源调度、供水安全监测、城市河湖水质实时监测、基层水务管理4个信息化系统。同时,还将实现自来水水质、城市河湖水质和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社会公示。
市人代会将增三个专委会
信报讯(记者革继胜)在昨天上午举行的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代表们通过表决决定,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增设三个专门委员会,即: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农村委员会和民族宗教侨务委员会。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刘维林说,本次会议根据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已经设立的四个专门委员会基础上,再设立这三个专门委员会,对于加强市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对北京的城乡统筹、环境保护、城市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市将面临大量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因此新设立前述三个专门委员会就显得尤为必要。刘维林说,这三个专门委员会的成立,将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在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推进环保、三农立法,为首都的健康发展给予立法、监督等更有力的保障。市人代会收到333件议案城市建设管理最受关注信报讯(记者闫峥)截至昨天下午14时,即本次大会提交议案最后时限,共收到议案333件。据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议案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梁平介绍,本次大会共收到代表团提交的议案40件,十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293件。从内容上,涉及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度的议案40件;关于财政经济的议案60件;114件关于城市建设管理的议案;涉及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的议案81件;涉及内务司法方面的议案34件;关于民族侨务的议案2件;还有其他议案2件。“从分布上看,城市建设管理类议案最受关注。”“此次议案有个特点,都是围绕北京市改革发展大局,特别是围绕‘十一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的内容。”梁平介绍,比如“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议案,共19件,一个代表团和306人次提出了这个议案,“也是涉及人数最多的议案。”梁平表示,代表们提交的议案,将接受逐件审查,提出处理意见:有的将由政府办理,交人大常委会审议,还有的转为建议、意见处理。市政协收到提案1338件社保医疗交通提案最多信报讯(记者赵磊)截止到1月16日晚上10时,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共收到委员提案1338件。其中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提案25件,界别提案3件,委员提案1310件。“许多提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参考价值。”据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陈立群介绍,提案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交通拥堵;落实《物业管理条例》,维护业主合法权益等。提案的关注问题排在前几位的有:养老保险和生活困难人群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和看病难;社区建设和物业管理;缓解交通拥堵、方便群众出行以及教育发展等六类问题。另外,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电子提案和网上提交的提案明显增多,占提案总数的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