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有奖评新闻
(记者殷洪军)昨天,来自江苏省徐州市的13名民工高兴地挥别威海,踏上了返乡的客车。与他们一样,在汽车站的客流中,返乡民工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 这位民工(右)上车前告诉记者,春节后他还回威海打工。(记者 包思亮 摄)
昨天上午10时许,记者在汽车站看到,在熙熙攘攘的客流中,背着大包小包的民工成为主角。在一个长途检票口的候车队伍中,记者看到,有半数以上民工模样的乘客。一名50多岁的男子告诉记者,他叫朱传金,是徐州市黄庄村农民,去年春节过后,他领着村里的12名农民来到威海市园林管理处二公司打工,一年下来,除了吃住外,每人净赚7000元左右。今年58岁的李守明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前几天公司发了工资,怕路上携带现金不便,他让公司工作人员帮着把工钱直接汇到家里。1月15日上午,老伴打来电话说,她已经收到了6800元汇款。
“节后还来威海。”在记者采访中,不少民工表达了同样的愿望。在威海一养殖厂打工的苍山县民工兰庆田西装革履,手里拉着一个崭新的旅行箱。他说,在养殖厂干了半年多时间,毛收入1.2万元,除去消费外,还剩8000多元。他在养殖厂买了一些海鲜,准备带回家过年。
据汽车站客运办工作人员介绍,1月17日,汽车站送走了约3000名返乡民工。不少用工单位组织民工集体返乡,返乡民工的精神状态都特别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