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评新闻
张雅嵘 魏军喜
名家进村现场为村民作画,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开出独具特色的农作物“处方”,白衣天使来到家里送药义诊……从1996年起,阎良区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如暖流般淌过阎良广阔的田野,持续不断的热潮温暖着阎良农民的心。 十年来,三下乡活动给农民带来精神文化享受,送来致富信息与技能,使大家获得健康知识和医疗服务,筑起了党群连心桥。
从“三下乡”到“常驻乡”
从贴近实际、贴近农民出发,阎良区始终把“三下乡”活动与经常性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扎根农村,使“三下乡”活动成为“常驻乡”活动。区委宣传部专门在全区79个行政村设立了科普、文化、卫生宣传栏,使群众不出村就能及时掌握时政信息和致富技能,把文化、科技和健康的种子撒满阎良村村落落。为了给“常驻乡”提供充足的场地,阎良区先后在新兴、关山、北屯、振兴相继建起镇办文化站和科技大院,通过图书馆、文化展览室、篮球场、全民健身广场等吸引周边群众每天来锻炼、学习。
为了使“三下乡”活动日常化、规范化,阎良区建立健全区、镇街、村三级服务网络体系。特别是卫生局从2004年起,签订了“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目标责任制”,2005年又签订了“城市医院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协议书”,通过完整的服务体系和严格的制度,使“三下乡”成为名符其实的“常驻乡”。
从政府“配菜”到农民“点菜”
流水十年间。“三下乡”从起初简单的文艺演出、科技大集、街头义诊到举办首届瓜王大赛、开具农作物处方、送医送药入家门,阎良的“三下乡”由最初的政府“配菜”到现在的农民“点菜”,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针对农民“要科技”,阎良区通过农广校,邀请专家、教授举办讲座,通过远程网络培训农民,农技深入果园、养殖小区、蔬菜大棚等,对农民进行现场培训和实地技术操作示范,开展有规模的知识讲座培训近千场次,培训农民超过十万人次,区科技局还专门印发了阎良科普读本发放给农民。针对群众“要服务”,阎良科技人员下乡将农作物病虫害的诊断结果和管理意见、施药名称、药量、配比浓度、使用方法、使用时注意的事项等,都开列在配方上,使农民对作物得了什么病、有了什么虫,该如何防治和管理都清清楚楚,出现了“农作物处方”这种新生事物,目前已为群众开出的药方达5000余剂。
针对群众“要收益”,阎良区在5个镇街、50个甜瓜、蔬菜种植村选择了1000户农户作为示范户,每个示范户带动20户,全区带动2万户,新品种更新率、新技术推广率均达95%以上,从而使瓜菜每亩减少投入50元,较去年亩均增收300元,示范户和带动户共增收300万元左右。针对群众“要信息”,阎良区举办了文明信贷户活动和首届瓜王赛。瓜王的瓜以其外观、甜度、口感为众多的瓜农再一次坚定了无公害种植、不销售青瓜、打出阎良甜瓜自己的品牌的信心。
从工作安排到帮扶成为风尚
亲农、帮农、扶农,在阎良,宣传、文化、科技、卫生以及与之相关的部门,从领导到工作人员大家都带头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深厚感情,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区上领导先后多次“走西口”、下江南,多途径多渠道为农民销菜、售瓜,确保群众增产增收。
在凛冽的寒风中,文艺工作者热情献艺,在三夏的酷热中,白衣天使为农民义诊送降温品,在一年四季的种植中,到处都有农技人员忙碌的身影。围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活动主题,阎良区共组织文化下乡活动50余项,送文艺下乡150多场次,每年送电影下乡200余场,送图书5000余册,送书画春联下乡300余幅(副),累计参与人数约30万之多。
在科技宣传方面,为广大群众赠送科技书籍3.5万册,开展农业技术咨询5万人次。在医疗援助方面,区上各大医疗机构为农村卫生院培训人才提供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支援,赠送农村卫生院各类医疗设备400余件,价值50万元。十年来共组织大型义诊活动48次,接待诊疗咨询群众18.6万人次,无偿送药价值18万元。城区各医院共设立了扶贫病床80余张,为2000余名患者减免医药费、床位费、手术费110多万元,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农民的心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