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我认为之连岳专栏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京市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张惟英去年说要限制外地人进京的地域歧视言论,让媒体足足热闹了半年,名气之大,如果大学里有“中国歧视学”,可能多数论文都不得不引用到她的高论。
所谓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愚蠢每天都是旧的。这几天,北京又出现了地域歧视论者,据《新京报》1月19日报道,“在本月上旬举行的朝阳区人代会上,朝阳区人大代表耿素玲提交了一份《关于向在北京居住两年以下的外地人员征收商品房税的建议》。她建议的主旨是:外地人员在北京购买商品房应该缴纳北京地方税。”
虽然中国存在着大量的地域歧视,但是“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土上应该受到平等对待”似乎已属于不必争论的常识了,所以从张惟英到耿素玲,舆论几乎是清一色的谴责,有人说这两位如果上上网,看看新闻论坛里嘲讽她们的评论,可能会活活气死。
就算不上网,在中国的各类大小报刊中,地域歧视言论也绝没有市场了,此类看法显得又陈旧又荒唐。但是张惟英是大学教授,北京市政协委员,以精英的面目出现;而耿素玲是朝阳区人大代表,显得大众一些,相对草根;这两人背景不同,没有交集,却发出了相同的声音。这说明“地域歧视”观念在一些代表与委员当中还是强势思维方式,她们的观念与时代格格不入,与大众的期待相反,看起来她们可能早就关闭了接受新知识的脑部功能了,内心有水泼不进的小宇宙,自成体系。
这种习性,作为普通人,可能只能危害自己,可是她们都是代表与委员,要具备反映民意的能力,提出的议案提案要利于社会融合,消解由于人为制造的差异在人心里埋下的仇恨。但是她们抛出的言论却与主流民意格格不入,难怪众多网友质疑她们作为“政协委员”与“人大代表”应该具有的参政议政能力。
耿素玲说:“北京本来就不是谁想来就来的,你说美国的哈佛大学,谁想进就进吗?我们现在说平等,说以人为本,但来北京定居是需要门槛的,不然谁都可以来了。”这段逻辑混乱的话我听不太懂,但是就算北京是哈佛大学这个类比成立,北京既然不是谁想来就可以来的,那么,北京也不是谁想留就可以留的,不妨举行全国统一的“北京人资格”考试,通过的人就当北京人,如果耿素玲考试不及格,就搬出北京吧。
而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可能相当于哈佛大学的教授了,要保住教职,更得测一测有没有基本的素养,如果不称职的话,自然应该解聘,贻笑大方是小事,误国误民是大事。
(作者系专栏作家)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