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某基地数字化供暖系统的中心控制室。
绿色供暖工程初显效应
去年底,大连电视台“城市发现”节目播报的一条新闻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上千只花喜鹊在沈阳军区某综合训练基地营区安家,梧桐树和白杨树的枝杈上增加了几百个新巢。电视台的记者解释说,出现如此景观,是因为这个单位实施了“绿色供热工程”。驻地环保局局长来到基地,参观了“绿色供热工程”后感慨地说:“过去,我们每年都给你们下达烟尘排放超标处罚单。现在,你们实施了这项工程,为我们建设节约型、环保型城市提供了很好的示范经验。”由于建成了数字化供暖管理系统、安装了新型冲激式除尘器,基地供暖设备的除尘率达到了96%,脱硫率达75%以上,营区煤烟排放达到国家二类标准。
营房科的同志给参观者算了一笔账,道出了这项“绿色供热工程”带来的4大好处:
供热质量提高了。供热中心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不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启停,还能根据天气变化自动调节温度,保持24小时恒温;基地还对公寓住房的采暖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由散热片采暖改为地热采暖,达到了理想的取暖效果。
能源消耗降低了。基地不仅全部更换了热效率高的供暖管线,还给每台锅炉安装了分层给煤节能装置,此装置能合理调整煤层厚度,保证了经济燃烧;为各种电器设备安装了变频控制装置,大大提高了节电效果。通过采取这些节能措施,基地每年可节约5万吨水、50万度电、2000吨标准煤。仅这几项就能年节省170余万元经费开支。
安全性能增加了。他们充分考虑到锅炉作为压力容器隐藏的危险,安装了预警装置。一旦出现超压或汽化等意外险情,计算机就会立即报警。此时,安装在锅炉上的电磁卸压阀会自动打开,安全阀也会自动卸压,确保锅炉及供暖系统任何时候都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工作环境改善了。漫步供热中心,如同走进了星级宾馆,既看不到以往飞扬的灰尘,也听不到过去机器的轰鸣。以往满身灰尘的司炉工,或是端坐在主控室内敲击键盘,或是轻松地擦拭着仪器设备。几十盆盛开的“仙客来”、“一品红”,嫩红娇绿,几乎没有沾落一丝煤灰粉尘……
不堪回首的18台老锅炉
实施“绿色供热工程”之前,这个基地的供暖系统是由6座锅炉房、18台老式锅炉组成的,尽管每年营房部门的同志辛苦劳碌,但官兵与驻地群众却怨声不绝。
官兵们抱怨说:有那么多台锅炉,怎么还让我们受冻?周围群众也不断提意见:整个冬天都乌烟瘴气的,影响健康。环保部门更是多次登门亮黄牌:超标排放,限期整改!
面对诸多埋怨,营房部门一脸无奈:每年烧掉5000多吨煤,光购煤款就花掉20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60多万元的水、电和雇工等费用,而我们的标准取暖经费只有80万元左右,你们说咋办?
去年年初,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请来了十几名供热专家、环保专家、计算机专家,一起诊断“开药方”。几天的研究讨论,找到了病根和治疗之策:采用的是过时的人力供暖方式,费用多浪费大,设施、设备老化,缺少环保、防垢等功能。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运用先进数字化管理系统和环保技术成果改革供热方式,加快锅炉供热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变6处冒烟为集中供热。
用新技术破解供暖难题
去年11月15日,是大连地区开阀供暖的日子。
“咔!咔!”供热中心的控制室内,军区营房部领导亲手点击“锅炉供暖数字化管理系统”,只见红色指示灯不停闪烁,由电源柜、照明柜、变频柜、循环柜等10台主控设备组成的大型仪器墙,像一位指挥官灵巧自如地下达着指令,总蒸量达30吨的4台锅炉和附属设备全部自行启动。顷刻间,水、电、暖以及自动上煤、除渣、锅炉水质分析等各项运行参数,都清晰地显示在大屏幕上……与此同时,远在几百公里之外的上级业务部门的工程师,也打开了“锅炉远程网络监测系统”,基地的供暖情况出现在微机屏幕上,一目了然。该基地司令员郭东升介绍说:“我们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绿色供热工程’,实现了供暖的数字化管理,使落后的、低效率的、高污染的供暖手段和模式成为历史。”
3个月前,基地决心建立数字化的供暖系统。这可是个大难题,目前在国内还是空白。他们请来军地院校、科研机构和技术公司的十几位专家、教授,进行集体攻关,接连破解了30多个技术难题,最后攻下了“数字化主控系统”这个难关。这套系统不但具备了原有系统的自动启炉、停炉功能,还实现了各项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自动存储,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实时自动调整起炉时间,使室内保持恒温状态。
在建设过程中,他们按照“边建设、边改造、边革新”的思路,大力推广应用了分层给煤节能装置、新型脱硫除尘装置、汽水锅炉除渣分离系统以及视频监视系统等12项科技新成果。基地业务部门还积极摸索锅炉运行规律,不断进行革新改造。比如,他们找到了最佳的风煤比,有效解决了经济燃烧的问题;采取提高水槽水位、延长排渣口等办法,成功解决了炉压问题;研制离子水质软化装置,大幅降低了水垢对锅炉和管线的腐蚀程度,延长了系统的使用寿命。他们还大胆进行功能整合,将所有的设备终端切换到了中心控制室。这样,就实现了供热情况的透明化、调整温度的自动化、排除故障的实时化、控制调节的简易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