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记者在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采访的时候,碰见乐利村40岁的吉仕义,当时他和另外几个年轻人正在打台球,附近小商店的旁边,还有几个青年在下棋。
“你们为什么不出去打工呢?”
“没有人要我们”,.他们七嘴八舌起来。 吉仕义说,不是他们不想出去,出去了,好工作找不到,苦力活又受不了,没有办法,他们几乎每天都是这样过。
记者又走访了三亚、乐东、琼中、保亭等几个市县的山区农村,更多地感受他们的迷茫。
本号镇田心村党支部书记黎国强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是说给别人听的,对农村的青年来说,他们更多的是无奈。
与田心村相邻的芭蕉村党支部副书记黄源源说,女孩子找工作相对好些,也稳定些,男孩子就差多了,大都在附近打短工,是苦力活,一两个月就跑回来了。
去年8月,乐东黎族自治县劳动力市场开业,县里请来几十家广东的企业现场招聘。乡镇干部也租了车,免费拉当地青年前来应聘。尖峰镇尖峰一队的李增兰也去了,他坐在远程见工系统的电脑前,几乎是恳求着说:“让我出去吧,干什么都行,工资多少都行。”但他还是乘兴而来,失望而归,因为当天招工的企业大都是要女孩子,为数不多的要男青年岗位,也对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有专门的要求。
陪同李增兰前来的镇干部无奈地说,没有文化,加上年龄大,是他走出去的最大障碍。 (本报海口1月19日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