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月20日消息:今天上午,在南京云锦研究所内,十二件举世罕见的为太平天国博物馆复制缂丝文物展示在众人面前。其独特的图案和特殊的工艺吸引了现场所有人的眼睛。
2004年,南京云锦研究所就开始为太平天国博物馆复制这十二件缂丝文物了,历时2年,今天终于成功完成。
这次为太平天国博物馆复制的十二件缂丝文物,计有大号椅垫套4件、大号椅披2套,共4件、单桌围1件、炕枕套1件、三联桌围1件、炕垫套1件。 这批缂丝图案精美、色彩丰富而不艳丽、层次丰富、细腻写实,彰显出很强的质感和立体感。花鸟鱼虫更是栩栩如生,所有的景物来源于现实生活,经过艺人的精心提练后反映在织物上更是富有灵气和亲和力……。
1986年,南京云锦研究所成为“国家文物局古代丝绸复制研究基地”。20年来,南京云锦研究所为国家文物局及有关文博单位研究复制了一大批国内外古丝绸文物,上至战国,下至明清时期,无不完美地再现了古代丝绸文物原来的风采。
缂丝是传统的纺织品,向以精湛的工艺、独特的民族风格而驰名中外。
缂丝(又称刻丝、克丝)是中国丝织艺术中极为宝贵的传统品种,到南宋时,由于皇帝倡导书画艺术,缂丝被用来仿缂名人书画,把缂织技艺发展到了历史的高峰。
缂丝起源于汉代,1959年在新疆发现过两片汉代、南北朝时期的毛织物,这类织物,织法与“缂丝”相同,不同的就是纤维原料而已。
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一件长9.3厘米、宽1厘米的唐代缂丝织品。到了北宋,从传世的缂丝《红花树》、《紫汤荷花》、《紫天鹿》、《一等紫鸾鹊谱》等看来,用于裱首和裱装封面的已经不少。
明代初年,缂丝仅用于缂制诰敕等小件制品。至宣德年间设内造司,才重新发展摹缂名人书画等大件作品。
清初缂丝到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被大量用来缂织御制诗文书画、梵经佛像、袍褂件料、室内铺陈用品等,数量之多,仅次于书法。
缂丝的机械设备很简单,现在的缂丝织机是一种平纹织机,上挂两扇平纹综片,综片下连脚踏竿。机身设有卷取轴和送经轴。另附竹筘及小如竹叶的梭子和竹制披子等。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时在经线下面夹以图样,织工透过经丝可看清图样花色,先用毛笔将花纹轮廓描到经线上,再以各色彩丝小梭子,按花纹轮廓一小块一小块地缂织成花纹。由于彩纬充分覆盖于织物上部,织后不会因纬线收缩而影响画面花纹的效果。这种技术易学难精,因为它不像普通织物那样可一梭到头,而往往要在一梭纬线通过的位置上中断,多次更换不同颜色的纬线,这需要有高度熟练的缂织技巧和艺术修养,梭、披使用得当,纬丝不失分寸,才能恰到好处。我国缂丝的技艺是千百年来织工们劳动生产的经验积累。
这些凝结着前人高超织造工艺的缂丝制品却由于时间、年代等种种因素而有所残缺,色彩图案有较大面积的毁坏,模糊不清无法辨认。唯有在残缺腐烂的图案边缘上裸露的真金线还在闪闪发光。放在我们面前的这些历史文物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作品,经历许多历史变迁保留至今,历史及工艺价值极高。
缂丝织造并不是南京云锦研究所的专长,但由于该所是国家文物局定点的古代丝绸文物研究复制基地,各种材料、形式的丝绸文物都杂混在各地的文博单位内,因而复制时不仅仅只是云锦,还包括缂丝、刺绣等丝绸文物。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丝绸文物复制任务,该所早在十几年前就安排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缂丝工艺的研究,并在所内开始缂丝作品的织造。这次为太平天国博物馆复制十二件缂丝文物,就是该所缂丝工艺研究的成果。
这次的成功复制不仅为太平天国博物馆增加了可供展出的展品,检验了该所的缂丝复制水平,而且为该所研究复制所有材料及形式的丝绸文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说明了南京云锦研究所的科研技术力量是国内一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