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本报记者慕海燕
“日照万物喜临门,春来百花香满地”、“新春如意鸿运开,四季平安福寿来”……1月16日,在南岗区延兴小学校的大厅时,墨香弥漫,哈尔滨市书法家协会的八位著名书法家,挥毫泼墨,为孩子们送了近200幅春联。孩子们或磨墨帮忙,或轻声诵读,或和书法家伯伯、爷爷们一起试笔,气氛热烈。书法家们对这些孩子们身上透出的儒雅和自信感到吃惊,也为很多孩子们一手漂亮的书法感到欣慰。
区区一个城市周边地带的小学校,何以会惊动如此之多的书画名家专程为孩子们书写春联?市书法家协会指定的惟一一所硬笔书法教学基地、以“国学”为精髓的校本课程,让这所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赫然声名雀起。
以国学提升综合素养
延兴小学位于南岗区白家堡地区,学校900多名学生中有近700名是外来农民工子女占了一半。就在这样一个学生综合素质较弱的小学校里,“国学”却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
对孩子加强“国学”的培养是从2005年9月开始的。延兴小学的学生家长大都每天为了生计而忙碌奔波,文化气息在这样的家庭里严重匮乏,更不要说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校长王丹决心要给孩子们补齐这个缺失,于是“国学”就被确定为延兴小学校本课程的精髓。在努力探索如何为小学生讲国学的方法之时,王丹得知哈尔滨市一位退休老教师梁老师已经为此探索多年,并根据小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编撰了一套《童蒙国学》的教材。从《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童蒙国学》中都有涉猎。
国学并不是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延兴小学也不可拿出很多时间用在孩子们的国学培养上。于是课间、午休、早自习,随时都能听到学校广播里传出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记者到延兴小学采访时,已经临近放假,很多学生没有到校,但广播中依然传出优雅的古乐。王丹校长说,只要还有学生到校,我们的国学渗透就不停。在延兴的孩子诵读古读文的一学期里,学生们的记忆力加强,注意力集中;行为好转,心地向善,修养提高;语文程度提高,增加了识字量,对汉语有了深入的感觉,作文水平明显提高。
书法诗文相融并进
在延兴小学的走廊里,挂满了老师和学生们的硬笔书法作品。很难想象在目前学生群体汉字书写水平下滑的今天,延兴的孩子们却有如此优势。
在学校里,记者看到了一个名为“中宫格”练字的方格。据介绍这是黑龙江省大庆市一位书法爱好者发明的习字格,比常用的田字格更利于掌握汉字起笔、落笔的位置和间架结构,已获得了国家专利。延兴小学老师特地到大庆与发明者签订了授权书,目前除发明者外,只有延兴的师生才有权使用这种习字格。
每天13:00到13:15,是延兴全体师生的一刻钟练字时间,在古筝的悠扬乐曲中,所有在校的师生用同一种练字专用纸练字80个。别小看这15分钟,目前可以肯定地说,抛开一些孩子到校外书法班学习因素,单就学校培养的层面比较,延兴学生整体书写汉字的水平在全市都是出类拔萃的。王丹介绍,孩子们练字和写作品内容大都是诗词名句,二者正好有机地结合。
国学升温势不可挡
据了解,目前“国学”正在不断升温,很多原来只开办英语、数学、作文的文化学校,也开始把目光盯在了“国学”上,而且生源非常好。据哈师大人文学院教授李宏斌分析,国学热有其大背景。整个二十世纪,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加上国内知识界人士的西化,是国学的空前灾难时期。好在这个灾难不是“绝后”的,目前发展中国的民族文化意识在增强,如何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是目前中国正在思考的问题,在这种文化反思中,“国学”的兴起有它的必然性。另外,“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它必然会引起国人的重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记者在结束采访之时,随便找了一个二年级的孩子石娜背两句《论语》,从她抑扬顿挫的童声中,我们仿佛看到复兴千年国学文化的希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