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手捧花馍喜笑颜开。黎娜海鹏永川摄
本报讯(记者黄亚平实习生宁佳)快过年了,花馍也跟着吃香起来,尤其是在高陵县,众多巧手做出的一个个漂亮的花馍惹人爱。
昨天,记者来到高陵县农民妇女刘凤的花馍加工点,还未进门,蒸馍的香味就扑鼻而来,进到院子里,刚出笼的五颜六色的各种造型的花馍更是让人目不暇接,最吸引人的要数筐中的老虎馍了,它的额头上用红色写了一个“王”字,两条又粗又黑的眉毛向上挑起,加上身上彩色相间的条纹,看上去十分威猛。 旁边还放了几盒“水果”,粉红的寿桃,紫色的葡萄,黄灿灿的鸭梨,暗红的李子,看着叫人垂涎欲滴。当然狗年里,更少不了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狗汪汪馍。今年48岁的农民妇女刘凤乐滋滋地告诉记者,新年快到了,送花馍的也越来越多,她家蒸的花馍都远销到北京、湖南、广东等地,尤其到春节,一天就要卖出600多个花馍。
据了解,在高陵县城生产、销售花馍的店铺就有五六家,而且生意都不错。高陵县文化馆的有关同志告诉记者,在高陵县会做花馍的妇女有很多,快过年了,不少家里都开始做花馍。他们把馍蒸得形貌各异,五颜六色,个个栩栩如生。王淑霞不仅花馍做的好看,而且讲出这花馍的寓意来头头是道。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蒸“枣山”,就是把面揉成一个小山包形,嵌上红枣,表示这一年家里的粮食、财富堆成山。还将馍捏成金鱼形,等蒸好后干了用钉子钉在墙上,俗语为:“金鱼上墙,一年更比一年强。”孩子们给老人拜年时通常送上油包子和糖包子,糖包子上有一个尖,代表奶嘴,象征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71岁的冯大妈从十几岁就学会做花馍了,等到长大一些,邻居谁家有什么红白事都请她去帮着做花馍。她几分钟就能捏出一只蝎子,不愧是巧手,真叫人佩服。据悉,高陵县文化馆的同志已经给这些做花馍的民间巧手们建立了档案,旨在挖掘整理这些民间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