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华社、新京报报道
22日上午10时,“大洋一号”科考船缓缓靠泊在青岛团岛码头。它经过近300天的航行,完成了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回到出发地。
据国家海洋局介绍,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活动共历时297天,行程43230海里,先后有包括美国、德国一些海洋研究机构在内的国内外100多名科研人员参加了这次大洋考察活动。 “大洋一号”于2005年4月2日从青岛出发,执行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
昨日,大洋一号船长陆会胜介绍,在这次科考过程中,他们在三大洋不同区域有计划地投放了30只漂流瓶,每个瓶里都装着一份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的邀请函。“履行了开航时对全国小朋友所作的承诺。”
船长女儿的漂流瓶舍不得扔
昨日,女儿陆怡拥抱船长陆会胜时在他耳朵边悄悄耳语:“爸爸,临走前我那个漂流瓶你们什么时候扔的?”
“你的那个漂流瓶可是我的宝贝,我一直都没舍得往海里扔,保留到最后一个航段,在印度洋上全部科考完毕后才把它扔到大海里。”
原来,去年4月1日,陆会胜临走前一天,女儿陆怡把自己制作的一个漂流瓶送到他手中。瓶子里是陆怡画的一幅船航行的画,写到祝愿爸爸环球航行一帆风顺。女儿的漂流瓶就这样一直伴随着爸爸环球航行。
讲述深海抓到硫化物最激动
昨天,记者采访了此次科考航行的首席科学家郭世勤,他表示,5000米深海抓到200多公斤硫化物最激动。
记者:您在船上呆了多少天?
郭世勤:我是中途上船的,一共呆了151天。
记者:在船上遇到过危险吗?
郭世勤:没有,一直都很顺利。
记者:这次科考活动取得的科研成果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
郭世勤:去年,我们在东太平洋中脊已知热液区第一次作业用电视抓斗采集到大约200公斤重的热液硫化物。当时实验室里挤满了人,大家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操作员小心翼翼地操作着这个近3吨重的庞然大物,随着船在动力定位的控制下缓慢移动。电视画面清晰地显示着3000米海底的图像。抓!电视抓斗的两扇大颌缓缓合拢。一个半小时后,电视抓斗被提上甲板。确实是硫化物,两个小伙子都抬不动,足有200多公斤。
记者:这个硫化物对我们科学研究的意义很大吗?
郭世勤:中国的大洋工作者进行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调查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系统地、有计划地进行海底热液硫化物调查这还是第一次。结核、结壳与海底的热液硫化物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资源。他们的成因类型不同,赋存方式分布规律就完全不一样,因此调查方法、使用的工具就有很大的差别。
记者:我们找热液喷口的生物做什么用呢?
郭世勤:我国的基因研究水平可以说与世界同步,但极端环境下的生物基因研究领域还基本上由发达国家垄断,原因在于我们一直没有拿到热液喷口附近的生物样品。因此,热液喷口附近的生物样品就显得极其重要。
女科研人员韩喜球称,找到硫化物有助我们研究生物基因,生产抗癌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