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生一本为评称职而出版的28篇、20万字的学术专著,其中有十多篇文章,与他人早年发表的论文内容完全一样,时间最早的可追溯到1982年,达11万余字。当此事诉至法庭后,被剽窃者竟出示证言,称原著当初是自己与剽窃者合作,不存在剽窃行为。 可令人可疑又可笑的是,被疑剽窃的作品,全部是原作者评职称之前所发表,职称到手后发表的文章,却全部“守身如玉”,这无论如何难逃“职称到手,‘职称论文’友情送人”的嫌疑。
说起“职称论文”,相信不少人都能从不同心态,指出其中负面效应。前几年,在一些机关,曾出现过为“职称论文”而专门创立内部期刊、职称到手即告停刊的事。这几年,高校的学术打假力度有所加大,但是“友情剽窃”的出现,又使学术剽窃花样翻新,打假难度加大。职称到手者,可以拿着自己的“职称论文”寻求或送人情、或卖金钱的“剩余价值”;职称没有到手者,乐得有这样的便捷通道快速成功。惟有学术神圣惨遭亵渎,学术道德被无情颠覆,同时给司法审理又出了一道新难题———本案一审,由于对是非认同存在混乱,在联手互证的“友情剽窃”面前,竟判剽窃者胜诉,直至二审才被纠正。
对于此案,人们会从各自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认识。但是有一点却是谁也无法忽略的,那就是当今为评定职称而发表的论文或专著,价值已缩水到了连作者自己都不再珍惜的地步。这不能不说是学术尊严的悲哀,更昭示出当今靠论文、专著来评定职称的做法,已经到了无人认真的程度。此外,学科创新也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十几年前、甚至二十多年前的论文都敢原封不动地照抄,而且居然要通过公示,以至需要查阅上百种刊物才得以辨认,这门学科的僵化死板、沉沉暮气无法不令人感叹。
在职称评定暂时还无法退出历史舞台的情况下,笔者以为,知识界的人才评价亟须以一种“扬弃”精神,建立一套全新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当务之急,是应该淡化职称评定中的论文、专著权重,加大对申请职称应有能力的现场面试、授课科研能力的综合打分等项目权重。再从根本上说,要从体制上淡化职称与待遇的直接挂钩,改变“有了职称才有聘用的条件,被聘用了才有相应待遇”的政策,从政策上引导学人更加崇尚知识与能力,更加追求真才实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