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日报1月23日讯 “十五”以来,我市强化改革创新,体育工作取得全面进步。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竞技体育稳步提高,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体育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据了解,在群众体育方面,“十五”期间,我市进一步调整、健全了全民健身组织,逐步构建了社区体育网络。 据统计,5年来,全市共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44名,新建37条全民健身路径、4所青少年俱乐部、71个省级晨、晚练示范点和2个全民健身示范乡镇;连续5年在全市开展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千人以上的群众性健身表演达20余次,参与健身表演的群众达4万多人。此外,还成功举办了市首届社区体育大会,开我市群众体育高水平竞赛之先河;铜官山区等县区还举办了城区运动会;市残联、郊区以及市直工委、公安、卫生、城建等行业系统相继举办了综合性运动会,市信鸽协会、冬泳协会、钓鱼协会、网球协会、武术协会、木兰拳协会等协会常年活动不断,全市各企事业单位也因地制宜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活跃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在竞技体育方面,我市按照“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科学训练、积极提高”的方针,认真实施“缩短战线、发展大项、狠抓优势”的精兵战略,业余训练工作扎实开展。5年来,我市共向省体工队输送了53名优秀运动员,获全国比赛金牌19枚、银牌19枚、铜牌5枚,获全省比赛金牌129.5枚、银牌90枚、铜牌103枚,涌现出孙梅华、汪光磊、高海等一批体育新秀。特别是在省十运会上,我市体育代表团以41.5枚金牌再次列全省第七位,超额完成“保九争八”的奋斗目标,竞技体育保持全省中等偏上水平。
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我市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积极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投资兴建体育设施。5年来,我市利用体育彩票在加强小区体育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维修改造了综合训练馆、网球场等设施,开展了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截至2005年6月,全市共有体育馆4座,标准田径场8座,游泳池10座,网球场6个,各类体育设施261个,体育场地面积达到55.8万平方米。
在体育经济实力方面,我市按照“以体为本、全面发展”的方针,在积极盘活体育存量资产、增加收益的同时,注重整合社会资源发展体育产业,引导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兴办面向社会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陈劲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