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饺子做扣肉灌海椒喝岁酒
同是年夜饭风俗各不同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春节即将来临,作为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年夜饭是每个家庭的节日重头戏。记者近日对不同地区、民族有关年夜饭的传统习俗做了实地调查。
关东年夜饭
不吃饺子没过年
我国知名民俗专家曹保明介绍说,年夜饭通常是旧时关东农家中一年内最丰盛的一顿饭,必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满桌的酒菜中必须要有鱼,表示新的一年有余钱、余粮,一切都很宽裕。还必须有一碗红烧丸子,表示阖家团圆。
关东老百姓始终有“穷过年,富过年,不吃饺子没过年”的说法。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介绍说,饺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围绕饺子的起源,民间产生过不同的传说和故事,但关东人一直崇尚春节的第一顿饺子在除夕夜子时(零点)吃,此风俗遍布关东城乡,并世代相传至今。如今在东北的许多农家,年夜饭依然保持着古时的许多风俗,如吃饭前祭祖、放鞭炮、吃饺子等。
重庆土家年夜饭“扣肉”“灌海椒”不可少
刚进腊月,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溪乡红杏村农民许文旭家就忙开了。为了准备好这顿年夜饭,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备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当数“扣肉”和“灌海椒”。
许文旭告诉记者,土家人之所以重视这两道菜,是因为以前一年到头难得吃上几回肉,糯米也是稀罕东西,因此家家都把这两道菜当作年夜饭展示手艺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了犒劳辛劳了一年的家人。
令人意外的是,海带还曾一度成为土家年夜饭的主菜。因为以前土家族聚集地区吃盐巴都困难,医疗条件也差,经常有人因缺碘患上大脖子病。为了给家人补碘,土家人就在年夜饭上一道海带,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如今,海带早已退出年夜饭的“舞台”。
朝鲜族年夜饭
喝“岁酒”吃“德固”
春节前夕,记者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各乡村看到,很多朝鲜族村民都在酿造“岁酒”。今年52岁的金真实是珲春市密江乡的村民,她告诉记者,朝鲜族在年夜饭有喝“岁酒”的习俗。这种酒多在过“岁首节”前酿造。岁首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岁酒”以大米为主料,配以多味中药材,是一种药酒,用于春节期间自饮和待客,他们认为饮用此酒可以避邪、长寿。
金真实介绍说,“德固”是一种汤饼,就是将大米面和好蒸熟后,捣成大粘团,再搓成椭圆形圆条,切成薄片,倒入鸡、野鸡、牛肉汤锅中,吃时再放些麻油或香油以及紫菜,味美可口。
记者了解到,在年三十那天,朝鲜族妇女都要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装。大多数家庭从一大早就开始做打糕。“尽管现在有卖做打糕的机器,但我们还是喜欢用打糕槌自己动手做,因为感觉味道还是不一样。”朝鲜族村民朴英子说。
已成新的社会文化现象
中国烹饪协会副秘书长边疆认为,年夜饭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家人团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现象。
边疆说,过去,由于中国人比较贫穷,吃顿好饭成为辞旧迎新的重要内容。而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顿好饭已显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年夜饭的文化氛围和精神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