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鞭炮、窗花,是旧历春节中不可缺少的三样东西,尤其是年画,一直深入千家万户。但现在,年画逐渐脱离了和过年的联系,失去了“年味”,甚至已从大多数人的生活中消失。年画,现在变成了纯粹的“画”,其功能只是少数人热衷收藏的艺术品和年画产地的一种旅游宣传品牌。
20世纪80年代,中国年画经历了最后的鼎盛期,迅速走向衰落。近几年来,在政府扶持和民间艺人的努力下,我国四大木版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潍坊杨家埠年画及河北武强年画开始“中兴”,但其背后仍隐藏着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发展所普遍面临的危机。面对在挣扎中求发展的现状,年画艺术如何才能长期传承下去,成为关注的焦点。
150年前的《富贵长春》年画木版
被塑料明星照替代收藏集邮热难挽颓势
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潍坊杨家埠年画、河北武强年画,被誉为我国四大木版年画,各具特色。杨柳青年画属于宫廷风格,雍容华贵;桃花坞年画如吴山吴水,秀丽玲珑,以细腻见长;杨家埠年画、武强年画产生于乡村,具有浓厚质朴的乡土气息。
然而,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四大产地的年画却日渐式微,濒临消亡。如从1985年以来,杨柳青年画和苏州桃花坞年画近乎“名存实亡”,大批量生产极少。河北武强年画博物馆中有一座典型的北方民居模型,从这一模型中可以发现,年画以前几乎贴遍了家里的每一个地方:院门有门神,家门有财神,堂屋有中堂,墙上有墙画,床上有床画,灶上有灶王爷的画,牛栏马厩都不能落下。各类年画各就各位,绝不含糊。然而,现在的农家,已鲜见这种情景。春节前,记者在华北平原农村采访时发现,农家张贴的“年画”全部是塑料制品,内容多为明星照和风景图片,农民说这种画便宜、亮丽,比纸质年画漂亮。
在天津市一家媒体工作的孙先生房间内,墙上悬挂着有“莲年有余”、“金童玉女”、“五子夺莲”等色彩艳丽、乡土气息浓郁的年画,整个房间呈现一种别样的典雅。孙先生说:“中国木版年画很温馨、很纯朴,人间烟火味浓,让人产生贴近泥土的宁静感。”但记者发现,年画套的是实木框架,压在一大块玻璃下。孙先生承认,这几幅年画装裱精美,单体价格都在百元左右,一般老百姓可能无力承受。
据了解,在美国和欧洲国家的一些博物馆中,中国木版年画已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现在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部分博物馆中的年画真品,在国内已成为绝版。而在我国的收藏界,木版年画的价格也一路攀升。2000年北京拍卖会上一拍品“新年画选集”解放区木版水印16散张,底价3000元,结果一直拍到8800元的高价;另一年画也从1000元拍到9600元。有收藏家说,由于年画是贴在墙上的艺术品,每年都要更新,保存起来很困难,一旦发现品相良好的精品,他们会尽量深藏以延长其寿命。不过,藏在“深闺”的珍贵年画从此也就失去了被世人了解的机会。
如今,“四大年画”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是缘于国家发行的邮票。继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邮票、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邮票和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邮票之后,1月22日,国家邮政局在全国发行了年画系列的最后一套邮票———《武强木版年画》特种邮票。看来,木版年画只能在集邮爱好者里掀起热潮了。
民间老艺人纷纷转行市场开发是发展良药?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在农耕社会中,人们非常重视“年”的意义,那时作为张扬生活理想并可视的年画便是必不可少的。从20世纪后期开始,整个中国年画走向衰落,这是工业社会的到来及社会风俗习惯的变化等所导致的。随着科学的发展、传媒的发达、信息的通畅以及人们生活的富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替代品,年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在农耕社会所起到的教育、娱乐和休闲的功能,而仅仅被当作一种装饰。
河北武强年画博物馆副馆长郭书荣认为,传统年画和现代生活的距离已被拉大,从而成为一种文化代言符号。武强年画乡土气息浓厚,但现在它面对的已不是大众;购买它的人不是为了布置家居,而是用来欣赏或者用来收藏。面对这种变化,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来说,传统年画似乎并没有做好准备。目前年画大体只有三种功能:作为收藏品、旅游纪念品和国内外交往中馈赠的礼品。
随着年画市场的萎缩,各地的民间年画艺人数量也已明显减少。天津杨柳青年画传人霍庆顺师傅说,年画看似简单,其实分为勾描、刻版、套印、彩绘、裱画等几道工序;以前的艺人只要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到两门,就可被称为民间艺术大家。而记者了解到,目前,河北省武强县掌握年画刻版、印刷技术的只有80多位艺人,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许多老艺人在年画凋敝的时候便已纷纷转行。2003年,天津市西青区政府启动了“杨柳青民间艺术复兴工程”,但在摸底调查时却发现,当时能熟练掌握年画制作工序的老艺人已所剩无几,对年轻的年画艺人的培养成为拯救年画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目前,国内几个有名的年画产地都在借助年画打文化牌、旅游牌,如山东省潍坊市投资2000万元建立了杨家埠民俗旅游开发区,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50万人;每年的“五一”、“十一”黄金周到天津杨柳青镇观看年画制作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市场开发对年画的流传和保护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令不少年画老艺人感到不安和无奈的是,在年画为市场服务后,其“年味”似乎越来越淡。年画已经不是在年俗文化———其产生和发展的土壤里生长了。
据新华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