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1月23日,披戴穆斯林头巾的巴勒斯坦妇女在加沙城参加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举行的竞选集会。新华社记者王昊摄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在即,最终结果固然引人注目,选前各方对“哈马斯参选”这一敏感话题的立场转变,同样值得玩味。谁也不是铁板一块。改弦更张的声明背后,是政治舞台上角色偷换、脸谱转变,是巴勒斯坦新政治格局浮出水面。
哈马斯:从“消灭以色列”到“不介意谈判”1987年成立之初,哈马斯确立其终极目标——消灭以色列,建立一个领土范围从地中海到约旦河西岸包括“全巴勒斯坦”土地的伊斯兰共和国。过去5年多巴以流血冲突中,哈马斯策划并实施60多起针对以色列目标的自杀式爆炸。美国和以色列将它列入“恐怖组织”名单。哈马斯一方同样付出巨大代价。核心领导5人小组中,三人先后遭到以色列“定点清除”,包括创始人、精神领袖艾哈迈德·亚辛在内。血与血的较量中,哈马斯领导层逐渐意识到,单纯通过军事袭击,无法完成其建立伊斯兰国家的愿望。亚辛遇刺后,哈马斯努力撕去身上的“恐怖”标签,壮大政治存在,参与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就是第一步。多年来,哈马斯对外打击以色列目标,对内赈灾救济、兴办医院学校,在巴勒斯坦社会拥有广泛支持,这为他们“通过选票”上台奠定社会基础。2004年底,哈马斯在巴勒斯坦地方政府选举中赢得局部胜利,证明其政治实力。2005年3月12日哈马斯宣布参加立法委员会选举。2006年1月11日,哈马斯公布竞选纲领,以“变化与改革”为口号,重点关注整顿政府与打击腐败,只字未提“消灭以色列”。随后,哈马斯重要领导人谢赫穆罕默德·阿布·蒂尔表示,哈马斯可以“容忍”与以色列谈判。他不点名地说,由哈马斯去谈,会比法塔赫更好。1月23日,哈马斯领导人马哈茂德·扎哈尔宣布,哈马斯不把与以色列谈判视为“禁忌”,哈马斯不排斥通过第三方与以色列接触。
以色列:从决不妥协到接受现实对于哈马斯参选,以色列一开始反应强烈。不但不允许哈马斯参与政治进程,还表示不会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谈判、不会讨论撤军、或任何有利于巴勒斯坦建国的行动,除非巴方解除哈马斯武装。以外长西尔万·沙洛姆2005年12月曾发出警告,一旦哈马斯参与立法委选举,“巴勒斯坦”将会变成“哈马斯坦”,“我们(的关系)倒退50年”。同样以反对哈马斯参选为由,以色列禁止东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投票。巴方“硬碰硬”,称东耶路撒冷不参加投票,巴勒斯坦就不举行选举。最终,以色列不愿承担阻挠巴立法委员会选举之“恶名”,1月13日以色列内阁同意东耶参选。对于选前巴勒斯坦内部种种分合对抗,以色列基本保持沉默,作壁上观。而以色列国防部长沙乌勒·莫法兹1月4日的表态,更有点“接受现实”的味道。他说,“如果哈马斯赢得(立法委员会)选举,并且宣布解除武装,以色列将准备与其对话。”几天后,莫法兹再次表示,1月25日举行立法委员会选举后,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应着手解除巴激进组织武装,并为此制订时间表。以色列最终态度转变,取决于哈马斯是否“变脸”——解除武装、成为政治团体,并承认以色列地位。这个过程不会很快完成,也不会顺利完成。
美国:从陷入两难到两张面孔自认巴以和平进程主导者的美国,在哈马斯参选问题上注定陷入两难——一方面坚持原则“不与恐怖分子谈判”,袭击以色列的哈马斯不适合参选,另一方面美国意识到,涉足政坛会让哈马斯减少袭击活动。美国国会众议院2005年12月16日以397票对17票绝对优势通过决议案,要求巴勒斯坦当局阻止哈马斯参与立法委选举。如果未能阻止哈马斯参选,巴当局可能失去美国为其提供的资金及其他方面援助。但是,哈马斯人气急剧升高,令各方不得不承认,把它排除在选举之外,并不现实,边缘化哈马斯只会逼它发动更多袭击。阿巴斯也有意以哈马斯参政,代替强行解除其武装,避免内战。有媒体将美国目前的态度,描绘成“两张面孔”:告诉以色列美国反对激进组织从政,同时告诉阿巴斯,哈马斯可以参选,但必须放弃使用暴力。不同于以色列,布什政府不愿卷入巴以冲突的基本原则没有改变,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将比以色列更加超脱、更加灵活。另外,作为巴以和平进程“钱袋子”,欧盟将以“数亿美元”对巴援助资金为条件,要求哈马斯在参选之后,停止暴力袭击。(周轶君)(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