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记者 王君 于飞 实习生 刘叙武【金陵晚报报道】春天即将到来,大地万物复苏,经过冬天“调整”的野生动物,也将开始新的生活。日前,看到本报推出了“南京它世界”大调查栏目后,南京四大环保团体就紫金山野生动物生存联合发表特别建议,呼吁对紫金山内以河麂为中心的6种野生哺乳动物进行保护。
6种哺乳动物“活跃”山中
南京自然之友顾问吴琦长期在紫金山上对野生动物进行观察。他告诉记者,目前紫金山上还生存着6种中、小型哺乳动物,它们分别是河麂(獐子)、艾鼬、鼬獾、黄鼬、刺猬和草兔。吴老说,这6种野生哺乳动物是紫金山上仅存的。由于长年受到人为干扰,生存环境已经遭受挤压。他告诉记者,拿河麂来说,它又称獐子,是长江下游唯一残存的野生鹿科动物,其生存环境为低海拔山地灌丛和落叶林区,与现有动物学文献上所描述的河湖地区不同,它们的形态、习性与江苏湖区及沿海滩涂的居群亦有相当大的差别。据他介绍,河麂目前已知南京现存有3个独立的小居群,分别存在于紫金山、老山和牛首山。由于长期生态隔离和未受保护,这3个居群均处于遗传退化状态。紫金山居群,据历年的观察大致有10—20只个体,它们白天隐蔽在陡坡和林灌茂密的沟谷内,夜晚及黎明到水源地饮水,到山下或山上路边寻食。冬季为孕期,春季繁育。
幼年动物“横尸街头”
吴老告诉记者,由于近10年以来城市化和风景区边缘地带的土地开发,使它们曾生存过的城郊林地、灌丛、沟坡和湿地被完全改变,栖息地丧失,由此被迫“转移”到紫金山一些灌、草尚存的地段,主要地段在锁金村上山路段。但是,尽管它们“迁居”到紫金山,并没有因此过上安稳的生活。在山上的生存区也被大大压缩,形成破碎的生物孤岛。这些30年前常见的动物现在变成稀有、偶见或渐趋消失不见的了。“去年春天的时候,我去山上看望这些野生动物,亲眼看到一只小獐子横尸街头,头被打得血肉模糊,尸体就被扔在上山的道上,估计是被人当做‘异类’而砸死的。”吴老告诉记者,经过冬天的“洞穴生活”,到了春天,是这些动物的繁殖季节,它们会在此时产下幼子。但是,春天的紫金山同样是人们踏青的好去处,如果不加以动物知识的普及,人们会给它们带来危害。
身陷“孤岛”只能近亲繁殖
据吴老介绍,这些小动物都很单纯,现在在上山的路上,“行家”一眼就能发现它们居住的洞穴。像他们环保志愿者是肯定不会打扰的,而是用稻草把洞穴盖好。但是一些贪婪的“猎人”,却在洞穴门口放了捕捉器,守株待兔等它们入网。所以,这些野生动物非常怕人。记者昨天和环保志愿者从某处登紫金山时,在行家的指导下,确实发现一个獐子冬眠的洞穴。志愿者还给记者讲了一个他们在紫金山上野外观察时发生的故事——前年5月份,他们发现一只幼年的迷路小獐子,正不知该怎么办,他们把小獐子放在草地里,结果它的母亲根本不敢来救它的孩子,只有等到天黑以后,母獐子才循着小獐子的呼唤营救。人为的捕捉,使数量本身就很少的野生动物繁殖后代更加举步维艰。吴老说,过去的动物为何繁殖顺利?是因为它们可以跨区域繁殖。比如,不同区域内生存的动物之间可以交配。但现在在紫金山上生活的野生动物,基本上已经不敢“外出”奔波寻情,只能在自己的兄弟姐妹之间完成交配,造成野生动物种群的单一以及疾病的遗传。
四大环保团体联名呼吁
针对紫金山野生哺乳动物喜忧参半的现状,目前紫金山生态环保志愿大队、自然之友南京会员组、江苏绿石环境行动网络、江苏绿色之友联合发表建议和呼吁。四大环保团体表示:“随着人们在紫金山的活动和对森林植被干预的日益增强以及盗猎活动和缺乏研究保护,这几种哺乳动物已到了从紫金山地区逐渐消亡的最后阶段!在此,我们呼吁中山陵园管理局采取行动,保护这6种哺乳动物在紫金山的存在和恢复它们的遗传多样性;呼吁南京市民关注这些动物的生存状况;呼吁登山者爱护它们,不捕捉、不追打、不恐吓、不干扰这些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