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身患结肠癌的父亲守在儿子周安华的病床前。资料图片
华龙网讯(见习记者朱阳夏)昨日,晨报与东海地产、重庆电视台“天天630”联手举办的“东海·感动2005,我的亲情故事”十大亲情故事评选结果出炉。
“我的亲情故事”有奖征文活动自去年3月28日开展以来,获得广大市民的积极支持,截至去年12月31日,晨报966966热线共接到数百个亲情线索,刊登了亲情故事78篇。经过评选,《姑娘17年后寻回家门》、《箩筐里的三胞胎》、《丈夫儿子同患癌症,她先救谁》、《两任女友联手拯救肾衰竭男友》、《万声妈妈唤醒重度昏迷七旬母》、《残疾兄弟携手养大乖乖女》、《1米高母亲乞讨12年供养女读书》、《儿子想用奖学金替癌症父亲还债》、《老父当棒棒让考研女儿吃上肉》、《找老伴巧遇60年前原配》这十篇亲情报道被评为“十大亲情故事”。
故事主人公收到礼物
东海地产营销总监王平昨天说,联合举办“我的亲情故事”征文活动的目的,是想用发生在广大市民身边的典型故事,呼唤、感召城市日渐冷漠的亲情回归,让城市在亲情温暖的氛围中健康发展。
据了解,获奖的10大亲情故事中的主人公均获得了主办方联合赠送的500元现金及价值500元的新年礼品一份,晨报记者昨天起开始将钱物陆续送到亲情主人公家中。未得到现金和礼品的市民,可拨打966966热线,咨询领取事宜。
NO.1
(2005年3月31日18版)
新闻重现:2004年12月24日,渝北人和的唐武和李红夫妇喜得龙凤三胞胎。家中经济条件有限,垫着厚厚稻草和垫絮的箩筐成了3个小家伙的摇篮。他们的到来,给唐氏夫妇带来了欢乐,也加重了他们的负担,而且小儿子双双出生后患上了脑膜炎和败血症,显得比哥哥姐姐瘦小,但这两口子仍然快乐地忙碌着。
新闻回访:晨报发起了为三胞胎征集名字的活动后,反响强烈。昨天上午,妈妈李红激动地告诉记者,现在三个孩子的名字已经从中选定,分别为“龙、凤、圆”。
眼下三兄妹已慢慢长大。老大长得最为壮实,已经可以抓着大人的手慢慢走路了。老二“凤”是三兄妹中最“臭美”的,只要一叫“美女”,她保管给你来个“回眸一笑”。“这小丫头最聪明,学说话最快,也最会哄人。”
而当初身体最为瘦弱的老三,依然还是最让父母挂心,别说走路,就连站都有些站不稳。“有个儿科医生看过小三的病历,说他可能还有先天性心脏病,以后不能干重活。”妈妈一脸疼惜。
自从晨报报道过三胞胎的事情后,三兄妹一下成了名人。前段时间,三兄妹还在重庆电视台《麻辣冤家2》里出演角色,成为“周二毛”的仨宝贝。感动指数:
NO.2
(2005年9月25日5版)
新闻重现:2005年6月16日,31岁的周安华从重庆大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系硕士毕业,因家庭困难,他放弃了就读本校博士生的机会,在重庆某高校找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哪知却突然被查出患上了恶性淋巴瘤。其身患结肠癌的父亲周大江得知消息后,立即停止治疗,和妻子张孝淑商量,将家中唯一的2000元钱给儿子治病。
新闻回访:“感谢社会各界的好心人为周安华募捐和精神鼓励,目前他病情稳定,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昨晚,周安华的母亲表示,第一次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比较成功,周安华于2005年11月23日从新桥医院出院后,和父母一起回老家璧山静养,等待春节过后进行复查,以决定是否进行第二次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目前,周安华的恶性淋巴瘤已得到有效控制,只是放疗化疗降低了他的身体抵抗力。
感动指数:
NO.3
(2005年9月30日5版)
新闻重现:2005年9月13日,24岁的江津小伙陈昌敏意外检查出自己患上了严重肾衰竭。女友小胡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留在小陈老家照顾他。9月22日,小陈的前女友胥翠平在广东得知其患重病的消息后,不顾现任男友的强烈反对和分手威胁,带上准备结婚的全部积蓄23000元钱飞到小陈身边,共同照顾他。
新闻回访:经晨报深度关注,陈昌敏共收到社会各界捐助达11万余元。因为肝部等器官已爆发并发症,陈现在暂时不能做换肾手术。
昨天,在家休养的陈昌敏告诉记者,“为了那么多关心我的人,我一定会坚强地活下去。”感动指数:
NO.4
(2005年10月23日4版)
新闻重现:四川资阳的王艳在几岁时父母就离了婚,她在身高均不足1米的父亲和两个伯伯的精心养育下,幸福地长大。去年10月22日,身高1.5米的王艳在父亲和伯伯陪同下首次来到重庆游玩,庆祝自己17岁生日。明年,她就毕业了。
新闻回访:因为王艳已到威远的妈妈家过年,记者昨日未能采访到王艳本人。不过,记者获悉,去年,她的故事已入围中国慈善总会和香港亚洲电视台主办的“感动2005,中国十大真情故事评选”。感动指数:1下一页 来源: 华龙网 2006-01-26 07:15 编辑: 维维
小儿子张炳贵为母亲按摩僵硬的小腿。资料图片
NO.5
(2005年3月28日4版—5版)
新闻重现:17年前,黔江人庞碧仙被人拐卖到河北,几次想回老家都未能成功。2005年3月24日,31岁的庞碧仙在河北“侄儿”的帮助下,回到了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黔江中塘乡,与亲人再次重逢,重回母亲李英凤的怀抱。
新闻回访:因为庞碧仙的家中没有电话,昨天,记者找到了当初送她回家的黔江小南海派出所民警蒲长旺。蒲警官说,他有一段时间没看到庞碧仙了,但听说她还过得不错。
记者随后又找到了庞碧仙家所在的黔江中塘乡双泉村支书李茂泉。李支书称,庞碧仙的父亲庞泽民今年满六十,他们正高高兴兴准备过年。
记者来到解放碑邮政营业厅,将晨报和东海房地产送给的新春祝福(礼金及年货)邮寄到了黔江他们家中,希望他们能在春节前收到这份礼物,过个开开心心的大年。
感动指数:
NO.6
(2005年10月19日15版)
新闻重现:去年4月28日,年过七旬的大渡口老太刘永惠在买菜时与菜贩发生争执,被对方推倒在地,导致脑血管破裂引发脑溢血,生命垂危。家中5个儿女每天自发在母亲耳边深情呼喊“妈妈”,老人在住院第10天的上午,奇迹般苏醒过来。
新闻回访:昨日中午,已76岁高龄的刘永惠老太太,在女儿张炳秀及儿子张炳贵的搀扶下,正在大渡口区第一人民医院宿舍楼外练习走路。
张炳秀说:“我妈妈的左腿肌肉虽然仍是无力,但身体一天比一天好!”
感动指数:
NO.7
(2005年12月4日2版)
新闻重现:身高约1米的余守碧是巴南区龙岗乡石坝村人,12年来,她每天清晨6点多钟便出门乞讨,供养女读书。然而由于3年前,丈夫何普元(音)在新疆挖煤时摔断了腿,经济困难,去年9月,其刚读初三的养女还是辍了学。
新闻回访:昨日,记者来到巴南区余富碧家(注:由于余富碧不识字,12月3日首次采访时误为余守碧),只有54岁的何普元在家。何说,妻子余富碧和养女小何都去亲戚家串门去了。
小何去年9月辍学后,到鱼洞学了3个月的理发手艺,一个月才回家一次。“理发师傅很关心她,她自己也勤快,每次回家还塞给我们100元钱。”何普元说,将把这些钱存起来,为女儿凑学费。
感动指数:
NO.8
(2005年12月7日15版)
新闻重现:2002年6月,郑强(化名)的母亲邓世秀被查出有“卵巢囊肿”,同年12月,父亲郑伟又查出患上了“结肠癌”。2005年2月,其父亲逝世。10月,17岁的郑强也被查出患上了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郑强为自己患病拿不到奖学金,不能替父亲还债而难过。
新闻回访:昨日,记者将主办方送给郑强的礼物送到病房时,郑强开心地笑了。病床上的郑强懂事地说,最希望病快点好,快点上学,为妈妈分忧。
感动指数:
NO.9
(12月8日18版)
新闻重现:63岁的李大顺10多年前从垫江农村来到朝天门附近揽活搬货,由于右腿有风湿,每天最多只能挣到约10元钱,运气不好时甚至打白板。得知女儿在学校一周只能吃一次荤菜,去年开始,李大顺每天都早早地来到朝天门交易市场等生意,女儿李莉(化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新闻回访:记者连续两天在朝天门交易区找寻老李,却得知他已经和女儿一起回垫江老家了。
有了父亲的支持,女儿的学习也更加努力。目前,李丽已经结束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她说,不管考试结果如何,准备寒假之后先找工作,减轻父亲身上的重担。
感动指数:
NO.10
(12月9日5版—9版)
新闻重现:刘泽华老太是四川宣汉塔河坝人,年轻时嫁给了一个高大的当地男人,那时正值抗战,丈夫在结婚半年后随部队开拔,从此再无消息。刘老太再婚后的老伴去世后,80多岁的她认识了一名叫邱大明的老汉。1997年,两位老人开始谈婚论嫁,邱大爷才得知刘老太就是60多年前的原配。
新闻回访:昨天,东海房地产公司营销总监王平受公司委托,与晨报记者一道,前往邱大明夫妇的家中,看望慰问。当王平把500元现金和价值不菲的过年礼品送给两位老人时,邱大明激动得连声说感谢。
据了解,两位老人目前靠有限的低保金生活,过得十分拮据。邱大明老人说,有了这500元钱,两位老人就可以过一个快乐的春节了。
感动指数:
记者夏显虎刘虎林祺肖玉陈宋波何薇戴宇见习记者朱阳夏付妤杨早采写前一页 2 来源: 华龙网 2006-01-26 07:15编辑:维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