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1月25日电(记者陈冀)现代人对于回家过年有着迥异的感受,有的热切期盼,有的却充满恐惧或烦恼。都市“恐归族”的形成让中国传统民俗多了些别样意味。
如今与人谈论过年回家的味道真有些不同,记者留心周围人群发现,“恐归族”真不少。 经过一番深入探访,“恐归”心态大多有以下情形:繁文缛节不胜其烦;衣锦还乡情结难改;人生未定无颜省亲;派发红包囊中羞涩。
回家过年是中国传统的习俗,它不仅是亲情团聚与人际沟通,更是父母的期盼。“恐归族”虽说获得了过年的自由,却要当心背上情债。
杨先生十分感慨地告诉记者,2005年春节,他夫人带着孩子出国旅游,直至大年初一自己才从繁忙的公务中松口气。百无聊赖中突然想起还是回老家看看母亲。于是从广州驱车三小时赶到阳江。可是一推门,母亲的孤独伴着心酸扑面而来:房里黑黢黢的没有开灯,母亲一人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发呆。“让母亲孤孤单单地过春节实在是做儿女的不孝!”
也有社会学家认为,不能轻易地把“恐归”算做不孝。老家的人们应当给身在异乡的“恐归族”足够的理解,不要让其过于为难,毕竟,过年不仅仅是为了团圆。
从盼归到恐归,随着社会变迁,中国人对待传统民俗的心态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其间有人们对传统最原始心态的保留,也有新新人类对于现实压力的抛弃。
广州大学民俗学家马洁针表示,春节团聚的主要目的是探访家人、相互交流、增进感情,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实质性的内涵。
“其实,倒不是回家真有多么不开心,只是春节牵连了太多的繁文缛节和既定程序,让简简单单的回家过年凭空多了许多负累,身心俱疲让团聚的欢乐大打折扣。”广州石化公司的闵强说出了“恐归族”的心里话。
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传统民俗能舍弃一些礼节,多一些真心的团聚,“恐归族”将会由“恐归”回归到“盼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