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极大改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人们的竞争意识日益增强,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障碍、抑郁症等精神疾患呈快速上升趋势,心理卫生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信息显示,全球目前有2至4亿人患抑郁症,几乎每4个人中就有1人在一生中某个阶段出现精神或行为问题。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大疾患。而抑郁症患者就诊率低,社会上广泛存在对精神疾病歧视现象,有的认为是当代社会病,患者个人心存自卑感,有些亲朋好友也不理解,更使患者痛彻心扉。据统计,全国地市级以上综合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足20%。贵州缺心理咨询师3万多人,社会需要与人才短缺的矛盾非常突出。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虽不是自杀高发人群,但数量上升,仅北京高校2005年即有14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四川、广州等地类似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些风华正茂的天之骄子、祖国的未来,为什么会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北大学工部网络心理咨询调查显示,学生中普遍存在八大心理问题,包括考试焦虑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就业焦虑问题、社交恐惧问题、梦境解析问题、网络成瘾问题、个人情感问题和强迫症问题。有的成功也焦虑,患上“成功焦虑症”。中学生中也不乏类似问题。
从贵阳市的情况看,据市残联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对精神病人建档至今,现有精神病人3951人,监护率达99%,社会参与率为6.5%。市残联先后培训了130多名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医生,义务发放药品,跟踪访问,传授亲属护理病人的知识、方法等,做了大量工作。由于社会转型期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小型化等主客观因素,许多老年人心灵孤独,有的疾病缠身,灰心丧气,悲观厌世,抑郁症已成为老年健康生活的一大杀手。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也日显突出,抑郁症、孤独症、痴呆症等发病率增高,学生、工人、高知、中老年人、绝症患者均成为精神疾病的易发、多发人群。滥用药物、网络依赖、自杀、冲动伤人等问题时有发生。有的则因经济困难看不起病、上不起学,诱发家庭矛盾,导致悲剧发生。市委、市政府、市残联十分关注这一社会问题,积极筹建综合性的心理卫生健康咨询中心,把具有社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法学、教育学、婚姻学知识的专家、教授、专业人才与富有实践经验的社会工作者以及心理咨询服务志愿者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心理卫生健康咨询事业的健康发展。这种做法值得普遍借鉴。
作者:王海晨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