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屯留县东鸣水村,一提起周永堂,村民无不翘起大拇指,亲切地称他为“玉米地里冒出来的反假币高手”。
周永堂是李高乡农信社的代办员,揽储工作中有时也误收一些假币,为此贴了不少冤枉钱。一次,村里一位老农将西瓜卖给瓜贩子,没料到换来的却是500元假币。 瞧着老农手捧假币,孩子似地痛哭流涕,周永堂的心就像针扎一般难受。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辨别真假币的本领学到手。
“咱不图名不图利,只想为乡亲们做点事。”
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兜售贩卖假币由城市转向农村。对此,屯留县反假货币联席会议领导组决定以县城为中心,按区域划分成五大区片,实施“反假人民币五区工作法”。由农村信用社牵头,组成反假宣传培训小组,开展反假人民币宣传培训工作。听到这一消息,周永堂主动跑到县人行报名参加,并被确定为李高乡反假人民币义务宣传员。
为尽快提高自己识别假币的能力,每逢县人行开展反假培训,他总是第一个赶到现场参加。别看他文化水平不高,可悟性极强,对防伪常识、防伪标志等专业术语一点就通。平时鉴别中遇到疑难杂症,他便骑车到县人行虚心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逐渐练就一手过硬的识辨假币本领。
“乡亲们多掌握一点反假币知识,我就多一分欣慰感和成就感。”
在县反假联席会的指导下,周永堂的反假币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他在村里办起反假币板报、反假币夜校。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人们总能见到周永堂身着由县人行统一发放的服装,推一辆有着鲜明反假币标牌的自行车,向群众散发宣传材料,讲解反假币常识。
自从成为反假币义务宣传员,村里百姓对他更添了几分信任。谁家办红白喜事,都愿请他做账房先生。他从不推辞,还抓住宴请现场人多的特点,一边帮助收礼记账,一边现场宣讲人民币反假知识。农民卖粮食、买卖牲口、小学校开学,凡是需要经理钱财账目的,都请他去。他总是利用机会进行宣传。对于诸如水洗过的、霉烂的等不易辨认的票币,他细细讲给群众,并告诉他们遇到此类票币,可到金融机构网点兑换。对误收的假币要主动上交当地金融机构,以免继续危害他人。事情办完后,他还及时动员主家将暂时不用的钱存入农信社。
“李鬼算是撞见李逵了,看谁还敢用假币蒙人!”
李高乡是屯留县有名的蔬菜大乡,各地客商云集这里进行交易。有的客商浑水摸鱼,用假币坑农。一天,临近黄昏,他注意到一商贩行为异常,待这一商贩与一老农交易结束,他赶忙帮助老农查点钱,一看一摸,五张票币中就挑出3张假币。他一边稳住该客商,一边暗示老农报警。民警赶到后,将该商贩擒获,当场缴获假币1000余元。
梅花香自苦寒来。连续两年,周永堂被县反假货币联席会评为“优秀反假币义务宣传员”,被当地农信社评为“优秀代办员”。在他的带动下,屯留县涌现出许多农民反假币高手,假币在农村蔓延之势得到有效遏制。
高安堂 许建国 周慧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