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近年来干部“考研热”,第二炮兵某基地着眼部队需求,从解决深层次问题入手,全力打造育用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使考研干部学有所用、用有所成,成为部队战斗力提高的“第一推力”。近5年来,这个基地先后培养出10名博士、136名硕士,绝大部分实现了专业对口,他们的经验被总部转发。
背着课题入校 捧着成果归队
记者在该基地调查时发现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一批学成归来的研究生干部不光有毕业文凭和学位证书,许多人还带回了科研报告和学术成果。政委王俊臣说:“我们用科研任务这条纽带,全程连接课堂和阵地,人才培养实现了跟踪管理、全程培养。”
过去,人才培养育用脱节的问题曾一度困扰着该基地。干部考研深造的不少,但专业对口率低、所学专业与部队需求脱节、学成后无用武之地的情况比较普遍,造成了人才建设数字上去了,但战斗力建设却不见“水涨船高”的现象。人才建设要向深层次发展,就必须解决这一矛盾,把人才培养的重心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为此,他们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人才培养使用的新路子:即,深造对象必须是学科发展急需并且专业素质过硬的干部,根据实际让他们带上相应的研究课题入校,确保送学干部归来后100%为部队所用;选取基地导弹技术专家作为送学干部的“部队导师”,实行“双导师”制。利用寒暑假间隙,组织送学干部定期回部队汇报学习情况,部队专家向他们通报科研攻关重点,确保其研修方向和科研实践100%不脱离部队需要;毕业前,开好论文选定会,借助送学干部理论知识超前、科研视野开拓的优势,经常组织他们回部队调研,使其论文课题100%成为部队科研攻关的重点、难点。
某部工程师冯俊臣攻读硕士研究生前,部队领导结合其专业为他选定了研修方向,并为他选定了《某装备测试设备改进》的科研课题。他研制的某型新设备列装后,极大地提高了武器操作效率和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送凤就高枝 凤走巢不空
某技术室主任方剑青是基地的科研骨干,向组织提出读博申请时,许多人认为他专业技术精、攻关能力强,党委不会轻易放他走。
出人意料的是基地领导不但痛快地答应了方剑青的请求,还结合他的专业实际,为他制定了研修方向,并帮助联系了西北工业大学的导师。正当许多人对基地领导敢把人才骨干放出去的“高姿态”赞叹不已时,基地党委却启动了“人才储备库”计划,力推后备人才、科研能力较强的该室贾副主任接替技术室主任的位置。
该基地常年有30多人在外读研。在部队战备训练、科研维修任务十分繁重、高素质人才非常紧缺的情况下,送如此多的干部在外读研,空下的岗位怎么办?该基地经过5年的努力,建立了完备的“人才储备库”,发挥了人才流动的“调节枢纽”作用:不但使人才流动有序,而且保证了人走之后关键岗位不“塌台”,科研攻关捷报频传。
他们采取送学培训、加大引进力度、到科研生产单位驻训等措施,逐步建立了“人才储备库”。该基地“人才储备库”,现已有300多名技术骨干,保证了部队跨越式发展有潜力、有后劲。
抓住“保鲜期” 实现“软着陆”
去年6月,某部助理工程师余永庆刚从国防科大研究生毕业归来,通过“能力鉴定会”,基地领导发现他所学的计算机专业正好派上用场,当即让他参与“某装备模拟仿真系统”课题研究,并指定专人进行帮带,使他尽快地了解情况,进入工作状态。经过3个月攻关,余永庆不负众望,研制成功一套性能良好、场面逼真的模拟训练系统。
像余永庆这样的例子在该基地比比皆是。在个别单位一些学成归来的干部坐“冷板凳”、当替补的时候,该基地80%多的人才毕业就有课题,上岗就出成果,顺利实现“软着陆”。
该基地针对过去学成归来干部“磨合期”长的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确保人才“软着陆”:根据干部学成归来时间,每年上下半年各开一次“读研干部能力评估会”,通过个人述学、专家评学、单位选学等自荐和组织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帮助读研干部找准施展才华的舞台。根据学成归来干部的专业实际和科研需要,在全基地统一调整使用人才,确保人尽其才,让“金子发出最亮的光”;根据部队需要和个人专长,通过“分配给一个课题、指定一个专家帮带、下拨一笔经费”等措施,鼓励干部在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保鲜期”内快出成果、多出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