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区、地级市甚至县都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有的驻京办目的就是跑‘部’‘钱’进。”日前,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谈到对预算资金审计监督时一语惊天下,“这里有一个规范管理的问题,一些部委个别人决策决定一些重大项目的投资。 ”
李金华此语产生的震动非同寻常,“驻京办”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岁末年初,是“驻京办”迎来送往、跑“部”“钱”进的黄金时段。那么,今年处在舆论风暴中的“驻京办”与往年相比,到底有什么变化?
舆论重压下面临转型
据悉,目前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特区以及中央级的大企业等在京共设办事处52家,而未经批准的国企和地方政府、部门在京设立的办事处、联络处则是不计其数。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全国引起震荡的一些腐败大、要案中,“驻京办”工作人员的名字也时常榜上有名。在舆论关注与中央高层的重视下,记者发现,各地“驻京办”的工作方式在悄然转变。
“这段时间主要是接待省里各个部门的领导,他们来京看望在京工作的老乡。”某经济强省“驻京办”的一位主任毫不避讳地说,“今年风声比较紧,跑部委的工作有所缓和,但我们还是希望以另外的方式,与有关部委继续加深感情,因为还不知道今后的政策导向如何呢!”
“要是在往年,目前几个掌握项目审批权的部委门前已是车水马龙,今年好像冷清多了。”某沿海省份驻京办事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反映,“今年来京‘跑部’的企业相对减少了,来探测政策动向的官员多了。这一点表现得十分突出。”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驻京办”面对今年的工作思路时,基本处在等待、观望的状态。
“实际我们这期间也在有意识地弱化应酬、公关和接待职能,强化为民服务的职能,如信访、进京农民工的各种协调服务等。”一位西北省份的地区“驻京办”主任表示,“这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驻京工作就像做小媳妇
目前“驻京办”的主要职能有两项:一是招商引资,跑部委,要项目,收集信息;二是接待地方来京办事的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等等。
据记者了解,在外界看来,“驻京办”工作人员风光而神秘,而其背后,实际却充满诸多的艰辛和无奈……
“只要争取到项目拨款,就会得到领导赏识,于公是一种政绩,于私也有了更多可以兜售的稀缺资源。”某“驻京办”主任说,“上面的钱想给谁就给谁,下面的人谁有手段,谁就能得到钱。”他强调,“这样很容易产生问题。”
“要是中央政府各部门的资源分配与项目审批的标准和程序完全公开而透明,地方各级各部门不需要额外支付成本就可以平等地获取相关信息,我们何必到处装孙子求人呢?”中部某省的一位地区“驻京办”主任表示。“驻京办”官员的“自救处方”
在采访中,很多“驻京办”工作人员认为,尽管“驻京办”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但目前取消是不现实的,为今之计,还是要健全导致腐败产生的体制,加强对“驻京办”的监督和管理,重新给“驻京办”以明确的功能定位。
“现在有些掌握着资源分配权或项目审批权的官员,享有的自由裁量权太大,也给‘驻京办’留下了公关活动的空间。”华东某市“驻京办”主任说,“如果管好上级机关官员手中的权柄,从制度源头限制审批官员的自由裁量权,那么就能杜绝送礼便能在公共资源配置中占有优势的怪现象,‘驻京办’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据瞭望新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