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
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的DNA;
轻易抛弃民族文化也是一种背叛;
本土文化是一张永久的王牌。
曾几何时,苦苦企盼的那个“年”,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了,记忆中的那份火红也褪色了。 在奔跑而来的“圣诞节”、“情人节”中,“春节”的脚步明显地迟缓了,像患了感冒。
如今,在很多人的眼中,春节除了“团圆”之外,便只剩下“吃”了。吃腻了,玩腻了,对“春节”自然也就腻了。而相反,“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却大踏步走入人们的生活,漫天飘舞的雪花,缀满彩灯的圣诞树,一种浪漫与狂欢的气氛,引得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洋节”。而对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人们却提不起精神,严重地缺乏热情。
春节感冒了
症状一:活力缺乏
面对这一切,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邴正有着深刻的见解:客观条件的改变使中国传统节日的基础发生了动摇。以前的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春节、中秋等节日里能吃上相对丰盛的一餐对老百姓而言有很大吸引力。同时古代通讯技术十分落后,在节日里团圆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些因素在现代社会都不复存在,如果一味地强调农业社会时的节日观念或内容,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而且,现在除了春节外,还有“五一”、“十一”等较长的假期,这样就增加了人们娱乐、休闲的时间。另外,其它娱乐方式和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有着特殊文化内涵的洋节的介入,使青年人对节日的兴趣也发生转移。众多原因在客观上使人们逐渐远离曾经红红火火的传统节日。
症状二:内容苍白
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所长朱立春认为,“如今人们生活方式越来越个性化,短信拜年取代了登门贺岁,外出旅游胜过一家团圆,西餐代替饺子……不但过年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就是内心那种憧憬与企盼也无从捡拾了。而比起春节,其它那些同样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则显得更加颓落。”
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市文联常务副主席张守智认为:“我国传统的节日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亲情、团聚,以及文化的传承。对此,应该提倡和保护。但如今人们所过的传统节日,商业炒作越来越火,通常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节日本身的意义却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为拉动消费,劳动节、国庆节变成了黄金周,春节是‘吃喝节’,‘三·八’妇女节是购物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更是商家的必争之日。同样,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的传统文化内涵也被掏空了,注入了商业内容,贴上了‘经济’的标签。随着人们对节日兴趣的衰减和节日氛围的日益稀释,传统节日在人们眼中也变得单薄苍白。”(长春日报记者陶玲宋莉) [编辑: 孙鹏]1
快吃“感康”
处方一:与时俱进
邴正强调,随着社会发展,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必将“在变化中生存”,有的淡化,有的更浓郁,而有的则被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同时,这种变化是老百姓选择的结果。比如由于居住条件的改变,一些过年的民俗,如贴春联、窗花反而变得不方便,因而都不如过去普及,人们应找出现代庆祝过年的方式来迎合现代生活方式。节日一半是习惯,一半是人为烘托,我们更应强调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我们不但要有诚挚的感情,理性的思维,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要有与时俱进的态度,共同打造有质量的传统节日。”邴正说。
处方二:从青少年入手
朱立春认为:“从青少年入手,一些城市可以在中小学的师生中开展孩子眼中的春节系列活动。如节日中的剪纸、春联、窗花……这些都是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创作,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孩子们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深入的认识,逐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浓浓的亲情和欢乐祥和、国泰民安的氛围。”
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认为,广大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在保护传统节日上,人们应继承而不是割裂传统文化,并用心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要以创新的精神发展传统节日文化,让更多的人乐于参与这种文化活动,了解文化的源流。
处方三:挖掘商业信息
( 长春日报 记者陶玲宋莉) [编辑: 孙鹏]
2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曹保明认为:“西方节日的兴盛,与铺天盖地的宣传分不开。而对我们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却缺乏挖掘。比如春节,它最初的含义是‘感恩’,感谢造物主的恩赐,喜庆的‘红色’是节日火爆的基调。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中的科学信息、商业信息、经济信息,比如‘端午节’,它最初的意义是‘毒日’,这一天人们会为了去毒而选用中药泡脚。挖掘传统节日中的经济信息,让它与时代结合,这是使传统节日重新红火的重要手段。同时,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设立民族文化保护法,让现在这种传统文化自然保护状态变为自觉保护状态。日本、韩国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如日本的‘樱花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穿上‘和服’盛装出席;比如韩国将‘端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轻易地抛弃传统文化,也是一种背叛。”施立学也认为:“传统节日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它积淀着民族的信仰、伦理、情感等诸多内容,我国传统节日并不缺少精神层面的东西,其实像元宵、清明、端午、重阳这些节日,本身都是重亲情,极富人情味的,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发扬关键在于让民众发自内心地认同这种出自本土的文化,使之成为维系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我们可以通过演示送灶王、吃年夜饺子等民俗内容,让人们更多的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张守智希望:“人们过节不要只注重其娱乐性,也要注重其中的文化内涵、民族性。要加强打造我国的传统节日,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浓厚的节日氛围。而且,传统节日在贯穿民族性的同时,也要加以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时代在进步,如果只是固执于原来的传统节日习俗,而没有发展和创新的话,传统节日文化只能贫乏、萎缩。”
专家观点
( 长春日报 记者陶玲宋莉) [编辑: 孙鹏]
3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民族文化呐喊了多年,“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的DNA,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一种载体”,在全球化时代,要重新认识本民族文化,从文化上讲,自己的本土文化是一张不变的王牌。春节时出现的“唐装”和“中国结”两个符号是海外华人传过来的。唐装是海外侨胞穿的中式服装。那个服装实际不是唐代的,而是晚清的一种时装。为什么叫唐装?因为海外华人在海外,不甘被洋人的世界淹没,每逢节日便穿上这套服装,好标识自己。这个唐装和唐人街是一个概念。唐朝是中国举世闻名的盛世,中国人引以为傲,所以叫唐人街,叫唐装。中国结原本是古代的“盘长”,是佛教的八宝之一。由于一根红绳缠绕不绝,无始无终,民间便视其为吉祥物,寄寓了延绵不断和无尽无休之意。外国人对这种变化莫测和富于神秘感的图案感到好奇,佩服中国人的心灵手巧,这便使得华人把它当作自己的一种标志,改名叫“中国结”。是“唐装”与“中国结”救了我们。如果没有唐装和中国结,在这快速融入世界而文化重心发生倾斜的时候,我们从哪里去寻找心理重心?
朱立春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的重要象征。过好传统节日,是承前启后,增强民族意识的好形式。尤其是春节,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韩国对传统节日很重视。春节和中秋节是他们最隆重的节日,各放假三天。另外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寒食节虽非公休日也都有纪念活动。
日本是公认的民族节日大国,不少节日如“女儿节”等还是从古代中国传入日本的。最重要的是,日本、韩国两国的民众对传统节日十分投入,每当节日那天,大家都会穿上富有节日特色的民族服装,用各种方式来庆祝自己的传统佳节。
日本、韩国这两国分别于1950年和1960年通过了《文化财产保护法》;在日本和韩国,他们将民俗文化内容写进课本,连学生的课外活动都穿插进民俗内容。(长春日报记者陶玲宋莉) [编辑: 孙鹏]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