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专稿 上世纪60年代,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在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北部挖出一条110米长的地底隧道。这条在冰封山麓下潜行的地道有个极为拗口的名字———“寒区研究与工程实验室永久冻土地带隧道”,显然是用来进行特殊环境下的科学研究。 然而,出入其中的不是地质学家,也不是环境学家,而是一个戴着茶色方框眼镜、满脑子奇思异想的太空生物学家———理查德·胡佛。
这个美国宇航局(NASA)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专家来这里做什么?如果要找外星生物,他理应到航天飞机上去碰碰运气,而不是在自己的老家掘地三尺。要知道,走进这片神秘世界就如同一脚踏进了更新世(Pleistocene,地质年代,距今164万年至1万年前),数万年前被冰雪封冻的枯根杂草在顶端垂荡,灭绝已久的动物遗骨则突兀地从缝隙中扎将出来。这里哪是什么太空实验室,更像是考古基地。
胡佛博士却饶有兴致地观察着周遭的一切,双眼急切搜寻着任何可能隐身其中的外星生物———严格来说,应该是类似外星生物的“本地异种”。事实上,他认为如果有任何生物可以在永久冻土带等无生命迹象的环境中存活,那么人们就有理由相信,一些环境相仿的外太空地带也同样可能存在某种生物。
地球外的世界究竟有没有生物存在?除非有真实的外星来客“现形”,否则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不过,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地球并不是浩瀚宇宙或太阳系中唯一的绿洲。为了加快人类的搜寻过程,全副武装的研究人员正向地球上的极限之地派出“侦查舰队”,他们在精密探测仪的帮助下凿掘冻土、潜入洋底、钻透地心,一切只为最终证明:人类在宇宙中并不孤单。
1.外星人几亿年前和人类是一家?
无论是《世界大战》里形象狰狞的火星入侵者,还是《外星人》里古怪却可爱的ET,天外来客永远是科幻小说中的经典主题。而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什么能比这些艺术形象更令科学家激动难耐,那就是外星人也许真实存在。
虽然外星生物总以稀奇古怪的模样出现在人们的想象中,但在NASA的天文学家道格拉斯·哈金斯看来,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很可能也是从碳元素演变而来的生化体———从根本上来说,它们或许和地球生物“几亿年前是一家”。“碳可以衍生出的化学复合物,要比人们从元素周期表中提炼出的排列复杂许多。”哈金斯表示。他相信,拉近外星和地球物种的距离将有助于人们揭开这一千古之谜的面纱。
行星并非如人们所想的那样与世隔绝。既然星尘碎片可以化作“流星”坠入另一个星球,这就意味着生命体可以实现“星际跳跃”。更何况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水、氮、磷等繁衍生命的基本物质,在地球之外的行星中也确实存在。
最激动人心的当属哈金斯去年11月的最新发现: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在整个宇宙空间中普遍存在。利用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哈金斯的科研小组发现宇宙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多环芳香烃”(复杂有机物,简称PAHs)。与普通的PAHs相比,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氮”元素,而后者恰恰是构成生命的重要元素。
“这就好比种植。若是将这些分子撒在环境合适的星球上,它们就将成为生命起源的材料。”哈金斯兴奋地解释道。令他大呼“戏剧性”的是,这些物质甚至存在于一些即将死亡的恒星天体周围。“从某种意义上这似乎告诉我们,即使在死亡来临之刻,浩瀚宇宙中同时也在孕育新生命开始的火种。”
2.其他星球也存在地球“生命摇篮”?
最近,科学界对孕育生命的环境研究产生了180度大转弯。过去人们总以为生命存在的条件太过苛刻,因此类似的“奇迹”只可能在地球出现。然而这种传统论断却被“嗜极生物”所改写———这种生命形式可以在许多“死亡地带”中生存,如充满有毒化学物质的湖泊、含碱沙漠或极热的深海火山……在这些无法孕育已知生物的“艰苦条件”下,“嗜极生物”却照样蓬勃发展。
五年前,胡佛博士就在阿拉斯加的冻土坑道里发现了类似的神奇生物。当时,冰层里的一抹金棕色软泥吸引了他的视线,起初他还以为那是硅藻或显微金褐藻,等到放在实验室的显微镜下才发现,其中竟有一些可以存活的细菌细胞。“当时就觉得脑子里轰的一声,我立刻意识到它们就是3万多年前的‘更新世菌’!”胡佛回忆道。
胡佛在进一步的研究下发现,这些包含靠糖和蛋白质生长的厌氧细菌,早在更新世时代末就已冻僵,但它们却能在温度上升后的任何时间“复活”。于是胡佛等人总结说,地球上确实存在能耐极冷环境,并在“休眠”万年后恢复正常活动的生物。
如果在这种极端地区存在生命的潜力,那么其他星球是否也不乏类似的“生命摇篮”呢?胡佛博士给出了近乎狂热的积极回答:“在这种苛刻环境下存在微生物表明,我们可能有一天在火星的冰川或永久冻土层,或木星卫星‘欧罗巴’的冰盖或海洋中,发现类似的生命形式。”
无独有偶,美国亚历桑那州大学的麦耶尔博士也在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找到一种“活细菌”。在这片几千年都没有一滴降雨的不毛之地,许多搜寻生命的科学家都曾失望而归,但当麦耶尔和学生们“掘地数尺”后,他们却发现DNA和若干细菌的迹象。“它们可能休眠了许久,但却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是在耐心等待雨水、有机物,抑或适宜的环境。”麦耶尔说。
阿塔卡马沙漠被认为非常接近火星的环境,或许未来的某天,人们也会在火星上发现一种静静等待“回春”的生物。
3.如何在地球“犄角旮旯”找未知生物?
在人类有能力到火星开设“现场实验室”前,地球上的精英们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希望从“犄角旮旯”里找出一些人们未知的生物。无论是在冰层间,还是在大洋底,科学家们对这种大海捞针般的工作乐此不疲。
挪威奥斯陆大学的汉斯·阿蒙森就在布满冰层的北极小岛上寻找着理想中那“外星人的足迹”。他和同事们通过四套设备来搜寻所有的潜在猎物:细菌基因、细菌细胞壁、腹苷三磷酸(生物体直接的能量来源),以及各种各样的蛋白质……任何可能显示生物踪迹的物质几乎被一网打尽。
地球当然不是汉斯真正的目标。他希望自己的“生命探测器”有一天能在火星上找寻生物,但在那之前,他得先在模拟地带进行实战演练。“在踏足火星前,你总想对自己寻找的答案更加确定些。”他告诉同事们说。不久前,汉斯在冰封火山中成功地找到一种“休眠”生物,这也再次坚定了他对外星生物的憧憬。
在50000千米深的洋底,一群同样兴致十足的科学家正在练习“钓鱼”。事实上,来自俄勒冈大学的专家舒尔茨正致力于研究海底火山的生命迹象,因为此处的温度环境完全可以充当木星卫星‘欧罗巴’的标本。舒尔茨打算用一种特殊的仪器“抓住”从海地不断冒出的水泡,然后放在一个衡压的密封器皿中“观察”。他相信,这些水泡中的细菌在没有巨大气压的情况下可能会获得“新生”。
与此相比,卡内基梅隆大学太空专家的研究活动更像是“撒网”。他们开发了四种荧光染料,分别可以辨识出糖类、蛋白质、DNA和油脂这四种地球生命体中最常见的物质。届时,“漫游者”火星探测器只要在某个目标区域里“撒”下染料,出现荧光的地点就会被一一摄到照相机里,然后通过计算机将图片传回地球。
4.如何保护行星不受生物“交叉污染?
细心的人们一定会问:科学家们怎么才能确定,“漫游者”火星探测器发现的生物是土生土长的“外星物种”,而不是从地球上不小心带去的“偷渡客”?另外,就算果真找到了“外星人”,科学家们下一步又该怎么办?解决这些问题的重担都落到了NASA“行星保护”项目官约翰·兰默的肩上。
“行星保护”?第一次听到这个头衔的人们都忍不住对兰默窃笑一番。就连兰默自己都调侃说,大家很容易把他想象成科幻片里保护地球的“黑超特警”,“在大街上追逐外星生物的黑衣人”。实际上,作为星际“边境卫士”,他的职责是保护行星不受到各自生物的“交叉污染”:既不能让外星生物侵入地球,也不能让地球上的生物跑到其它行星上去繁殖。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NASA在2003年结束对土星的“伽利略”探测计划时,曾想将太空船留在太空轨道里任其“自生自灭”。但兰默和他的同事却提出,万一太空船和欧罗巴(土星卫星)意外相撞,来自地球的有机体就有可能在欧罗巴大肆繁殖。于是,NASA最终还是决定让“伽利略”探测器坠毁于环境严酷的木星,结束14年的太空之旅。
当然,并非每次太空登陆都需要兰默如此煞费苦心。如果是在月球这种极端不适宜生命生存的环境,那么科学家们只需进行简单的基础清理就可以了。但对于像火星这样具有生命潜力的行星来说,探测任务就必须严格遵循“指导原则”———任何搜寻生物的仪器设备都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如果探测目的地可能存在任何状态的水,那么所有探测器也都必须严格杀菌。
“在对外星生物了解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从原则上建议研究人员警惕任何太空样本,把它们视为高度危险品,直到有确凿证据显示它们安全无害为止。”兰默介绍说。鉴于安全考量,NASA对“天外来客”的态度看来并不怎么友好。
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地球并不是浩瀚宇宙或太阳系中唯一的绿洲。为了加快人类的搜寻过程,全副武装的研究人员正向地球上的极限之地派出“侦查舰队”,他们在精密探测仪的帮助下凿掘冻土、潜入洋底、钻透地心,一切只为最终证明:人类在宇宙中并不孤单。
找外星人年表
☆收听
1960年,科学家进行了一项搜寻可能来自遥远天体电波的“奥兹玛计划”,在连续150多个小时的监听过程中,没有收到任何可疑信号。1992年,那些热衷于寻找外星人的科学家,又推出一个规模更大的“地外文明搜索计划SETI”,至今还没收到什么信息。
☆出击
1972年和1973年,美国发射的“先驱者”10号和11号空间探测器,分别带着两张特殊的地球“名片”,上面刻有一男一女两个人像等代表地球信息的符号。
1974年,人们通过阿雷西沃天文台,向武仙座的一群星星发出了第一份“电报”,这份“电报”要过24000年才能到达目的地。
1977年8月,美国发射的“旅行者”1号和2号空间探测器,各携带一张“地球之音”的唱片,向遥远的文明星球问好。
☆观望
2002年,一台专门用来搜寻来自外星人信号的望远镜开始对太空进行扫描。大型望远镜发出的高能量激光可以将信号传递到许多光年以外的地方。
2005年3月,日本首次宣布利用光和电波寻找“外星人”。☆研究
2005年9月,英国格拉摩根大学宣布,开设学制三年的天体生物学本科专业,以鼓励更多的人探索太空生命。
☆搜索
2005年10月16日,Google宣布与NASA的一项合作关系,双方将在寻找外星人领域展开合作。Google的创始人布林表示,已开发一种算法,不仅能搜索台式机、电冰箱,甚至能够穿越时空,搜索智能生物。
原载美国《科学》杂志 克里斯汀·布朗李撰文 早报记者 俞懿晗 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