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重浪 伪币现身引发大挤兑 通商银行损失惨 嫌犯被捕却未受严惩———
中国近代银行史上第一桩伪钞案,发生在清光绪二十九年农历正月初七,即1903年2月4日。发生地点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在通商银行,一种是在一家商店里。伪钞出现后上海金融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伪造者是日本人,虽然被日方擒获,但此案最终却不了了之。
伪钞现身上海出现挤兑风潮
20世纪初,上海中外银行林立,通商银行是其中一家。 它创立于1897年5月27日,创始人及大股东是盛宣怀。通商银行是官督商办的,实际上是一家私人银行,总部设在上海。清政府给了它印制和发行钞票的权力,当时英文名称为“Im鄄perialBankofChina”,即中华帝国银行之意。它也是中国第一家现代意义上发行纸币的华资私人银行。此次伪钞案,伪造的就是通商银行所发行的钞票。
伪钞究竟在何处首次被发现,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是在通商银行内,起因是一个钱庄伙计拿着一些通商银行的钞票去兑换,被柜台发现其中有几张十元的伪钞,当场拒绝兑换。另一种说法是有人持伪钞去商店购物,事后店主发觉有假。更有人说,持伪钞者是日本人。
消息传出以后,上海“市中大闹”。当时的上海,银行和钱庄并存,钱庄对此事颇有些幸灾乐祸,纷纷拒绝使用通商银行的钞票。许多持有通商银行钞票的人害怕手中的钱变成一堆废纸,争先恐后地去兑换现银。次日,上海便出现了一股空前的挤兑浪潮。
消防水龙驱散人群每次进20人一天兑出20万
2月5日当天,通商银行又验出伪钞,除了10元的钞票,还有5元的钞票。银行职员将其当场撕破,并盖上“假币”字样。为了安抚市民,通商银行还特别派人将伪钞贴在门的旁边,又贴上一张辨别伪钞的说明。说明提示:伪钞纸质比较粗,花纹比较淡,用口水摩擦一下很容易掉色。
但是,持币者还是人心惶惶。盛宣怀当时身在北京,得知挤兑风潮后,他吩咐上海方面要做到随到随兑,现银不够就向其他银行寻求帮助。虽然伪钞造的是通商银行的假,可是挤兑会引起整个金融界的信誉大跌,其后果是无法预料的。对这一点,那些外资银行再清楚不过了。通商银行开门“欢迎”兑现几天以后,现银所剩不多,只得向汇丰银行求助。最终以库存的金、银为抵押,向汇丰银行换得70万现银。
为了尽快度过这次风潮,通商银行还一改过去的营业时间,破例在节假日也开门兑换。为了维持银行秩序,规定每次放入20位顾客。短短一天的时间,就兑出现银20万左右。尽管如此,通商银行门前还是人潮汹涌。通商银行请来租界巡捕,甚至还动用了消防水龙来驱散人群。
嫌犯汇丰银行露头假钞源头在日本大阪
盛宣怀命令全力应对挤兑风潮的同时,也下令尽快找到造假者。在2月6日,一个日本人来到汇丰银行兑换现银,结果银行发现其手持的4000元通商银行钞票全部都是伪钞。数额如此巨大,立刻引起了汇丰银行的注意。
他们认为,中国人根本不懂什么是伪钞,更不用说拥有造假的技术,这次出现的伪钞很有可能是外国人所为。当这个日本人离开后,汇丰银行就派人跟踪了他,摸清了他的住址,然后将这个情况汇报给巡捕房。不久,巡捕房就将此人逮捕。
经过审讯得知,这个日本人叫中井义之助,在上海开了一家贸易公司,很不景气。于是他和几个日本浪人打起了造假的主意。他们在大阪郊区的一处民房里秘密仿制中国通商银行的钞票,有十元和五元两种,共计三十万元。假钞印好后,由日本的九州分批偷运到上海,放在中井义之助的家里。中井义之助再通过在上海的日本商社等途径流入市场。在中国驻日使馆的要求下,日本警察冲进他们的造假地点,将中井的同犯一一抓获,同时销毁了所有的机器和假钞。
销毁旧币印新币财神像上钞票
通商银行草创初期,为了使纸币流通顺畅,在印制方面颇费苦心。纸币全部在英国印制。“照汇丰银行规制,以精纸用机器印造银票,与现银相辅而行,按存银之数,为印票之数,以便随时兑现。”
1898年秋,这批精心印制的纸币从伦敦运到上海,正式投入市场。所发纸币有银元、银两两种,银元票面额分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五种,银两票分一两、五两、十两、五十两、一百两五种,正面为中文,背面为英文,印有洋大班美德伦的签字。银行家陈光甫后来说,中国通商银行为应付环境,“因发行钞票,不得已而雇用洋员在票背签字,以期不致为外滩洋商银行所拒受,可见创始之艰。”
在此次挤兑冲击后,中国通商银行将所有发出的钞票一律收回,连已印好尚未发出的钞票,也一并销毁,以杜绝后患。同时委托英国印制新版银元票。1904年年底,印好的新钞抵达上海,于1905年农历正月发行,面额为五元、十元、五十元三种。新币与旧币的最大区别就是增加了招财进宝的财神像。从此,财神的形象成为中国通商银行纸币的特殊标志。
日本借口无法可依造假案不了了之
由日本人制造的这一伪钞案,给建立初始的中国银行的信用以重大的打击,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通商银行行款损失巨大,在挤兑风潮发生的短短几天时间内,各方回笼的通商银行假钞达30万元。
信用受损导致了业务急剧下降,通商银行不得不将已设立的分支行陆续裁撤,到1905年只剩下北京、汉口两处分行和烟台一处支行。这一时期,存款自1899年底的397万两下降到1904年底的189万两,放款自1899年底的582万两下降到1904年底的261万两。中国通商银行于1898年发行银元券和银两券,共63.2万两,1904年降为9.3万两。
中国政府曾为此案与日本政府交涉,希望日方严惩罪犯。盛宣怀致电清政府驻日本大使蔡和甫,请其询问日本政府对这些伪钞罪犯如何判决。蔡和甫不久回电道:“据日本外务部称,对伪造他国钞票者,日本法律无规定惩治之专门条文。”上个世纪中国的首例伪钞案就以“无法可依”为理由“谢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