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国欢度传统新春佳节之际,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名古屋市的一次演讲中,就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声称:“中国越是反对,就越是要去。就像被人说别抽烟,却更想抽一样。”据日本共同社报道,麻生还表示希望实现天皇参拜靖国神社。 他说:“从英灵的立场出发,他们喊‘万岁’是为了天皇陛下,没有人喊总理大臣万岁。因此,天皇陛下的参拜是最理想的。”
此番发言,照例引发了中韩两国强烈反弹自不在话下。在日本国内,也招致社民党等左翼在野党的严厉批判。连同为铁杆“参拜派”的官房长官安倍晋三也出来打圆场说,麻生的言论“乃其个人看法”。天皇参拜虽属“私人行为”的范畴,但能否实现,还“需对社会形势等各种情况加以慎重检讨,并由宫内厅做出妥善决定”。暗示目前不会轻易恢复天皇参拜。
其实,鼓吹天皇参拜靖国神社的声音,在日本政坛从来都不绝于耳(著名右翼政治家、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就曾多次叫嚷过)。只是,由政府“三驾马车”之一、负责外交事务的外务大臣出面动议,尤其在因小泉的参拜问题,日本东亚外交陷入僵局,新年伊始朝野上下纷纷呼吁对亚外交“破局”的今天,重现这种“失言”,多少显得有些“另类”而已。
日政府高官在涉及历史的问题上“失言”,作为岛国独有的“政治生态”之一种,已说不清有多少次。究其原因,固然有作为国家的日本,在面对过去那段不幸的历史时,喜欢站在本民族的立场上对历史作有利于自己的安易、暧昧的阐释,而对与其发生过纠葛的其他民族的声音则缺乏理解的一面。同时,就作为“政治人”的政治家个人而言,在哪种场合“失言”,“失言”到何种程度,对其时机、火候、分寸往往有精明的计算,貌似没心没肺,一切却尽在掌控之中。
众所周知,麻生太郎与现任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同属“后小泉”时代接班人的“第一梯队”,两人政见右倾,在包括对东亚外交等问题上,被认为是比小泉还“小泉”的强硬派。虽同为“第一梯队”,但从人气上说,前者比后者稍逊一筹。
目下,虽然离自民党总裁(自民党为执政党,其总裁即成为首相)选举还有9个月的时间,但小泉手中的发令枪已扣动扳机(“谁不改革谁下台”),一场惨烈的政治角逐已经起跑。“麻垣康三”(日本媒体对被认为最有戏问鼎首相宝座的四名候选人的集体称谓,即现任外相麻生太郎、现任财相谷垣祯一、前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和现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到底谁能胜出,某种意义上无异于一场赌博。因为,小泉执政5年,“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总保守化”政治路线已被坐实。后来者,无论是“第一梯队”的“麻三”,还是被看成“稳健派”的“第二梯队”的“垣康”,其实要做的功课都差不多,从厉行“邮改”、朝拜美国,到提高消费税、恢复日朝邦交谈判,等等。剩下的就看是不是押对了宝和谁押的宝大了。
对此番麻生的政治表态,笔者倾向认为,依然不脱一种押宝行为。说穿了,是对小泉的某种逢迎。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对麻生而言,最大的劲敌是安倍晋三。安倍一表人才,在党内隶属最大派系“森派”,其外祖父是甲级战犯、前首相岸信介,叔父是前首相佐藤荣作,父亲安倍晋太郎曾任日本外相、自民党干事长,与小泉家族是世交,可谓“根正苗红”。两人同为“鹰派”,包括靖国神社问题在内,执政理念大同小异。因此,在某些问题上表现一把,跟安倍形成一定的“温差”,恐怕是其貌不扬的麻生在靖国参拜问题上急于做更进一步激进表态(从首相参拜到天皇参拜)的深层动因之一。
其次,皇室在靖国神社问题上有所顾虑(有日本学者称为皇室的“洁癖”)。“昭和”天皇在战后曾8次参拜靖国神社(最后一次在1975年),但自从14名甲级战犯的灵位被合祀(1978年)以来,虽然政界和神社方面一再发出恳请天皇参拜的信号,天皇却至死都没有再次参拜;现在的“平成”天皇除了在皇太子时代的参拜经历,尚未以天皇身份参拜过靖国神社。皇室之所以中断参拜,除了立宪君主的政治中立性考虑之外,不能不说有一种基于对甲级战犯整体否定性认识基础上的拒斥。因为,在战后被美国占领当局“免责”的天皇家族看来,甲级战犯净是一些无视作为“国家元首”的裕仁天皇的和平希求而大力推进战争政策,终陷国家于危亡境地的军部“僭越者”,为维护皇室的高贵与尊严计,须与之保持距离。对此,小泉似乎不以为然。不仅如此,其在国会就靖国参拜问题的一系列答辩,被国内有些学者看成“不无对皇室含沙射影式嘲讽的成分”。
麻生显然看准了这点,并不惜把宝押在“天皇参拜”这张在日本社会具有相当禁忌性质的险牌上。其目的说来也简单:言小泉想言而未敢言之言,投其所好的同时,走“右边锋”路线,通吃从“右倾”到“极右”的保守联合阵线的选票。
而事实上,麻生本人也并非不清楚,2005年底,明仁天皇在72岁诞辰之际,面对众多的外国媒体,再次强调日本要“正确理解”过去的历史:“想起61年前的争斗,自己的心就沉甸甸的。”即使“后小泉”时代的首相不能停止参拜靖国神社,天皇也未必会“从谏如流”、“同流合污”。
(作者系日本问题专家)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