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2月2日电 来自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5年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6.4%,达到6660元,连续20年居全国省(区)之首。
据《浙江日报》报道,浙江省农办专家认为,作为农业产业占GDP不到10%的省份,浙江农民的收入水平之所以能居其他省(区)之前,在于浙江以发达的县域经济为载体,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强了农民寻找“新饭碗”的能力;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创造了条件。 为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浙江省开展“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各地都把农民培训列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采取发放“培训券”等形式,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这项工程为农民转移就业创造了条件。2005年,浙江省共培训农民175.2万人,其中有43万人实现了转移就业,比上年增长8%。
农民进城就业的种种“藩篱”也开始取消。浙江省不断优化农民进城务工的政策环境,目前已有35个县(市、区)实行了就业政策、失业登记、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和劳动用工管理等“五统一”的试点工作,全面实行无“证卡”就业制度,从而使大批经过培训的农民顺利成为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力军。据统计,浙江省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率已从2000年的52%提高到2005年的67%。
农民转移就业,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浙江各地出现了农作制度创新热、农业招商引资热、农业产业化经营热、农业“走出去”热,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推进。目前,全省已有8764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连结生产基地1984万亩;新增工商资本投资农业120亿元以上;建立省外农产品生产基地1400万亩。统计表明,2005年浙江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人均增长11%,是自1995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