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国传统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日前确定,将中医理论、养生、诊法、疗法、方剂、中药、针灸和民族医药(含藏医药和蒙医药)等八项内容,列入中国传统医药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名录。 由于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系统性、完整性、高度文献化以及广泛传播的鲜明特征,只能“打包”成整体申报。
中医药为什么要申遗?一是保护汉民族和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包括各种与医药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实物资源以及个人的医术、医方或者某种方法;二是避免中医药文化遗产被其他国家抢先申报。而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把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申报和保护,理由当然很充分,但细细一想就不免有些沮丧。当一种事物、物质或产品需要申报遗产加以保护之时,就意味着它开始式微、衰落和走下坡路了。
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不说是保护中医药的一种有效方式,但还可以有更有效和更长久的保护方法,比如,为中医药注入当代科技的分量和强大的竞争力,以可验证的、有强大实效,同时又以价格低和效果好的疗效,来增强中医药的“含金量”,先不说让老百姓喜闻乐见,至少要让老百姓感到实用。其实,早就有很多科技工作者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用当代科技的理论、实践和方法,为古老的中医药注入了新鲜血液,从而增强了中医药的科学性和竞争力。
多少年来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之一是经络学说,针灸止痛相当于或胜过麻醉药就是非常明显的“神奇”实例。但是通过特定的经络穴位进行针灸止痛的原理是什么,多少年来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科学解释。而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与其他一些研究人员,从上世纪70年代就致力于用神经电生理来研究针刺镇痛,并取得客观的、具有说服力的成果。
韩济生等人发现,针刺合谷并捻转运针后,人体痛阈明显提高,即产生了镇痛效果。在30分钟时针刺镇痛效果最佳,然后逐渐走向平台期。取针后痛阈缓慢下降,镇痛效应逐渐消失,16分钟时镇痛效果约衰减一半。他们以这组数据描绘了针刺镇痛的曲线,第一次从时间和空间关系上描述了针刺镇痛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实验在人体和动物身上得到了重复,即获得了科赫原则的检验。
后来韩济生等人又发现了针刺止痛的生理物质基础,因为针刺能促进体内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释放,而阿片样物质是缓减疼痛的生物学基础之一。但是,为什么针刺对有些人不能产生镇痛效应?韩济生等人又做了成千上万次试验,发现针刺在促进镇痛的阿片样物质增加的同时,也促进了抗阿片样物质CCK(胆囊收缩素)的分泌。如果CCK分泌过多,当然会掩盖阿片样物质的镇痛效果。
一项为中医药理论注入新鲜血液的发现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把这种发现用来说服他人,并让人感受和体验到中医药真实的生命力和强大作用。这一点韩济生院士等人也做到了。1997年韩济生等人在美国国立卫生院(NIH)举办的听证会上,以充分的理论论证和确凿的实验数据,证明了针刺镇痛和经络学说的科学性。针灸由此在美、英等国逐步得到认可和推广,并对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如果宏大的中医药内容都能以创新和注入现代科技新鲜血液的方式,为老百姓所了解和接受,中医药不申遗也会走向世界,并成为中华民族真正的骄傲和世界品牌。
□张田勘(《百科知识》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