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东频道2月4日电(记者王海鹰)青岛京剧院致力于创排京剧儿童戏,为国粹艺术培养青少年观众。从1997年到现在,青岛京剧院“走进校园、走近青年”活动已演出京剧儿童戏1029场,有120万青少年观看了京剧演出。
近几年我国戏曲演出市场不太景气,观看舞台演出人数大幅度减少,京剧也被有些人认为是“边缘艺术”、“夕阳艺术”。青岛京剧院院长吴平认为,京剧的式微不在于这种艺术形式已经过时,关键是要有好的作品,以既好听又好看的戏,来争取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
青岛京剧院瞄准了青少年这个庞大群体。一般人认为,青少年是“吃着麦当劳,看着美国大片,唱着日本卡拉OK,按着韩国美女造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一听“京剧”这两个字就反感,就“排异”。而青岛京剧院则认为,青少年是文化消费的主体,从一方面讲,京剧是这一代人的盲点,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意味着京剧在青少年中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从1997年开始,青岛京剧院陆续给孩子们演出《三岔口》《孙悟空大闹天宫》《飞夺泸定桥》等剧目。在演出之前,演员们分头到学校讲解什么是京剧、如何欣赏京剧,讲京剧的虚拟化、写意性、程式化,现场演示什么是舞台上的日行千里,什么样的动作意味着开门等等。在演出中又结合舞台表演向孩子们解释“什么是生旦净丑”、“什么是唱念做打”,在青少年中普及京剧的基本知识。慢慢地,青岛的青少年看懂了,江苏的青少年看懂了,上海的青少年也看懂了。
吴平说:“对于一门艺术而言,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没人看了。我们创排儿童京剧,目的就是培养京剧观众群,京剧就是要从娃娃们抓起。我们不奢望这些小观众都成为京剧爱好者,但他们至少领略了中国京剧的魅力,了解了中国的民族文化。”基于这一认识,他们把演出作为一项京剧的‘希望工程’,越是给青少年演出,越不凑合,该唱的唱,该翻的翻,有时一场演出仅一级演员就上四五位。
在演出传统儿童京剧剧目的同时,青岛京剧院还致力于创排新的儿童京剧。近两年他们已推出大型现代儿童京剧《生死狭谷》《北斗星》。其中,《生死峡谷》已演出近400场,近40万中小学生观看了演出。据了解,这两部戏都荣获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北斗星》还是第九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出的10台优秀戏剧中唯一的京剧剧目。
青岛京剧院把京剧艺术创新的重点放在适宜青少年的审美兴趣和口味上,赋予其新的生命和内涵,。一是增加了舞台上的动式,多用“做、打”,使整个舞台演出亦歌亦舞,载歌载舞。“就像小品必须在开场后1分钟之内抖包袱一样,儿童京剧在开场3分钟之后就得动起来。”二是唱词简练直白,易于接受。三是串插京剧儿歌,在剧中反复出现,琅琅上口,富有感染力。许多小观众在看过《北斗星》以后,都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起“北斗星,亮晶晶,好像怀中红五星”的京剧儿歌。
吴平透露,目前他们正在创作第三部儿童京剧,“是一个描写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百姓用小推车支援大上海解放的故事”,吴平说:“我们的计划是隔两三年推一部新戏,让儿童京剧这把火越烧越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