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人有的冰箱、彩电、煤气灶、洗衣机等等,我们都有了,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家里收看到的是46套节目的闭路电视,就连小汽车我也有了,农村生活还比城市差?”日前,笔者到贵阳市白云区采访,该区麦架镇青山村村民秦怀友向笔者谈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赞不绝口。 白云区作为全省经济十强县之一,近年来,把目光投向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将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建设纳入同一发展轨道,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近年来,该区先后投入资金数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区村村“九通一改一化”(村村通电、广播、自来水、公路、客车、程控电话、有线电视、无线电话、远程教育网络,低压电网改造,村寨道路水泥硬化),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农村人均纯收入达3888元,比上年增长11.5%。同时,村容村貌文明建设得到极大改观。
建设文明生态经济村
以前,有人曾形象地比喻白云区农村建设:“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只见新村、不见新貌”。那时白云区农村刚富起来,村民虽然开始注意生活环境改善,到处建房,但整体环境由于“散、小、乱”,村庄布局分散,农村面貌一直没有得到改观。为彻底改变农村面貌,白云区从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硬件设施建设入手,先后投入资金6100余万元建设通村通寨道路,实现“半小时白云”工程。即从区政府所在地到白云区最远的村只要30分钟。还系统性地实施“五改三建”(即改水、改路、改厕、改厨、改圈,建道路、建沼气、建新居)工程,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97.88%,改厕受益户6423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农村沼气池总量超过1万个,农村低压电网全部改造完毕,村寨道路水泥硬化,在全省率先消灭了茅草房,实现闭路电视“户户通”。全区各乡镇按照白云区的统一规划和部署,围绕每个小集镇须建设一个文化广场、一个主题公园、一条步行商业街、一个精神文明活动中心、一个集贸市场的“五个一”工程建设,几年来,共修建了农贸市场8个,面积达27300平方米,修建商住面积155624平方米,修建成广场5个,小公园4个,建筑面积190000平方米。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使村民们开始注意到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加强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全区出现56个文明生态经济村,小康村、亿元村在该区不断涌现。
从“空壳村”到“专业村”
青山的花卉、摆茅的晚番茄、黑石头的香葱、高山的慈菇、阿所村的莲花白、四方坡的蘑菇……近年来,白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走出了自己独特的特色发展之路。该区利用商贾云集之地,都市中心城区等优势,以集菜、花、禽、加、游为一体的都市型农业破解三农难题,促进三农发展,使各类形形色色的专业村遍布全区2乡3镇的56个村,形成“一村一专、一村一特、一村一品”的农业发展格局。就拿该区沙文镇凉水村来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还是远近闻名的“空壳村”,村集体账本上只有0.24元钱。刚接手村支书一职的许修云不禁发愁:这样的村从哪里发展?之后,村两委按照专业村的要求着力发展工业,20余家工业企业先后落户这个小山村。到2005年,该村工农业总产值接近2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亿元村,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突破4000元大关,远远超过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和凉水村一样,麦架镇的青山村利用地利优势建起500个大棚的花卉基地,其生产的马蹄莲抢占贵阳市95%的同类市场,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卉专业村;都拉乡黑石头村把发展产业定位为香葱,经过近几年的建设,香葱种植面积达到了1100多亩,每年的产量达400至500万公斤,成为“贵阳市香葱第一村”。
和谐社会的美丽图景
按照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白云区从2004年起在全省率先免除农业税及农业税附加,在每个村建起村民服务中心,村民不出村就可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在2005年,白云区又针对农村实施“两免一补”,率先免除本区农民子女在区属公办学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杂费。“不用交一分钱的皇粮国税,生病有人帮忙出钱医,发展还有人出点子,爷亲娘亲不如共产党亲!”村民班应坤笑呵呵地说。为有效解决村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从2002年开始,白云区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逐年增加。到2005年,参合率达97.55%。同时,还对全区农村年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的农村家庭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有效保证了村民们的基本生活水平。富裕起来的白云区农民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对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几年来,各村锣鼓队、腰鼓队、秧歌队等群众文体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许多村建起了文化走廊、文体休闲广场、篮球场和图书室,全区80%的村镇基本上达到文明村镇的标准。“电脑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我们村民还用电脑互联网搞花卉销售呢!”青山村村民龙万先说。 作者:朱超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