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4年前,阿根廷人亚历杭德罗·皮塔什尼毅然决定辞去在德意志银行伦敦分行的舒适工作,在阿根廷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回国创业。4年后,这一抉择开始产生回报。皮塔什尼和他两个老同学合办的何塞公司专营向英国、美国、欧洲大陆、中东和亚洲出口高档茶叶和草药的业务。虽然2004年的销售额只有10万美元,但去年增幅达到了500%。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发表一篇题为《新创企业如何帮助国家致富》的文章,介绍何塞公司成功创业的经历:
对《全球创业观察》的作者们来说,中等收入国家的个人取得这样的商业成功一点都不令人惊讶。《全球创业观察》是全球最全面的创业活动调查报告,由美国巴布森学院和伦敦商学院联合主笔。
创业有利于经济
调查发现,中等收入国家的创业者通常会推动新技术的应用。而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缩小中等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间的人均收入差距。
这些技术未必是尖端技术,但是由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创业活动是从零开始,它们采用此类技术能够获得更多回报。
巴布森学院副教授玛利亚·明尼蒂说:“中国就是靠引进技术并将其与本国竞争优势(廉价劳动力)相结合而实现增长的。此类国家快速发展并赶超别国,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创业活动。他们采取的技术并非全球领先,但在当地还属先进,足以创造出这种追赶效应。”
明尼蒂指出,新公司给同行带来的竞争威胁有助于压低价格并提升服务质量。因此,创业活动没有创新也能推动经济发展。她说:“不论创业者是在车库里开发出新电脑的美国小伙子,还是开办编篮企业的非洲妇女,他们的活动都对经济有好处。”
但她补充说,对各经济体而言,较为理想的情况是培育出一批高增长型公司,它们在本质上更具创新性。仅拥有大量初创公司是不够的。
中等收入国家的创业者也缺少富国创业者所享受的政府支持。何塞公司的皮塔什尼记得,当他向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茶叶与咖啡生产者商会寻求创业帮助时曾受到嘲笑。他说:“在阿根廷做生意就要克服不断产生的问题。”
创业条件有差异
《全球创业观察》报告发现,相对于较贫穷国家,高收入国家的早期创业者更有可能成为知名企业主。这与下述研究结果相关:富国创业者倾向于从事机遇相关型创业,即发现市场缺口,并创办与之相关的公司,而不愿意从事需求驱动型创业,即创办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公司。
数据显示,在机遇相关型创业所占比例较高的国家,初创企业倒闭比例较低;而在需求驱动型创业比例高的国家,初创企业倒闭比例较高。报告称,在富裕国家,只有创业者引进尖端技术,创业活动才会对国家有利。明尼蒂说:“对于这些国家而言,最重要的是创新。”
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林爱莲。她最近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东南亚最富有的女企业家。尽管林爱莲是一个在马来西亚铁皮小屋里长大的孤儿,但她通过发现水处理行业的机遇,在繁荣的新加坡赚了钱。
巴布森学院教授、全球创业观察协调小组成员比尔·贝格雷夫说,对于高科技公司发展而言,风险资本是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惟一条件。他说:“风险资本能够加快商业化,但它不为发明创造提供资金。”
贝格雷夫说,欧洲投资者比其美国同行更加胆小———美国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程度较低。“当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时,你几乎能听到欧洲发出的窃笑声。他们以为那些资金已经在美国化为乌有。然而,在去年8月份网景公司股票首次上市发行10周年之际,仅仅4家最大的因特网公司——Google、雅虎、eBay和亚马孙的市值总和就超过了投入网络市场的全部风险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