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从1957年开始实施核计划,在外国(包括美国、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等国)的援助下,克服1979年伊斯兰革命、1980~1988年伊朗-伊拉克战争以及自1979年以来对伊朗持续的封锁与制裁等因素所造成的困难,现已初步建成较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现有的主要核设施如下表所示。
类 型 |
名 称 |
所在地 |
性 能 与 状 况 |
IAEA保障监督(2003.6) |
铀矿 |
亚兹德铀矿 |
萨甘德地区 |
1985年探明蕴藏5000吨铀,开始开采 |
不适用 |
铀水冶 |
亚兹德水冶厂 |
亚兹德 |
正在建造,生产U3O8 |
不适用 |
铀化学实验室
(UCL) |
伊斯法罕 |
|
接受 |
铀转化 |
铀转化设施
(UCF) |
伊斯法罕
核技术中心(ENTC) |
1999年动工兴建,即将建成,将U3O8转化成UF6,将低浓UF6转化成UO2,将贫化UF6转化成UF4,将低浓UF6转化成金属铀,将贫化UF4转化成金属铀 |
接受 |
铀浓缩 |
铀浓缩中试厂
(PFEP) |
纳坦兹 |
已建成164台离心机的级联,并开始通入UF6供料,2003年底安装1000台离心机 |
接受 |
铀浓缩厂(FEP) |
纳坦兹 |
计划于2005年建成,开始安装离心机,总计可安装50000台离心机 |
接受 |
卡莱耶电气公司
铀浓缩中试厂 |
德黑兰 |
已于2002年底拆除 |
接受 |
激光铀浓缩中试厂 |
拉什卡尔·阿巴德 |
已拆除 |
接受 |
燃料
制造 |
燃料制造实验室(FFL) |
伊斯法罕 |
|
接受 |
燃料制造厂(FMP) |
伊斯法罕
核技术中心 |
2004年动工兴建,计划于2007年建成投产,为IR-40重水研究堆和布什尔轻水动力堆制造燃料组件 |
接受 |
重水
生产 |
重水生产厂(HWPP) |
阿拉克 |
正在建造,2004年建成投产,年产8吨重水,现已开始建第二条生产线,建成后将年产16吨重水。重水产品供IR-40重水研究堆作冷却剂和慢化剂 |
不接受 |
研究堆 |
德黑兰研究堆(TRR) |
德黑兰
核研究中心 |
5兆瓦(热)游泳池式研究堆,1967年美国提供,每年乏燃料中生成600克钚。1987年阿根廷帮助改造,燃料低浓化,由含93%铀235的高浓铀改用含20%铀235的低浓铀 |
接受 |
伊朗核研究堆(IR-40) |
阿拉克 |
40兆瓦(热)重水研究堆,使用天然UO2燃料,重水冷却与慢化,详细设计阶段,计划从2004年动工兴建,将用于生产医用、工业用放射性同位素、反应堆研究与发展和培训 |
接受 |
微型中子源堆(MNSR) |
伊斯法罕
核技术中心 |
1994年3月临界,27千瓦(热),900克高浓铀燃料,生产同位素 |
接受 |
轻水次临界堆(LWSCR) |
同上 |
1992年建成 |
接受 |
重水零功率堆(HWZPR) |
同上 |
1995年临界 |
接受 |
石墨次临界堆(GSCR) |
同上 |
1992年建成,现已退役 |
接受 |
动力堆 |
布什尔核动力厂(BNPP)1号堆 |
布什尔 |
1974年西德动工援建,1979年停建,1984~1987年期间遭伊拉克6次轰炸,严重破坏。1996年俄罗斯帮助重建,采用VVER-1000轻水堆,电功率1000兆瓦,预计2005年建成。俄表示将在伊朗签署保障监督协定附加议定书后提供动力堆燃料。动力堆正常运行后,年生成180公斤钚,乏燃料将返回俄贮存和后处理 |
接受 |
其他 |
钼、碘、氙放射性同位素生产设施(MIX设施) |
德黑兰
核研究中心 |
已建成,但未投入使用 |
接受 |
Jabr Ibn
Hayan多用途实验室(JHL) |
德黑兰
核研究中心 |
已投入使用 |
接受 |
生产放射性
同位素的热室 |
阿拉克 |
初步设计阶段 |
接受 |
废物处理设施(WHF) |
德黑兰
核研究中心 |
已投入使用 |
接受 |
放射性废物
贮存设施 |
卡拉季 |
正在建造,但已部分投入使用 |
接受 |
伊斯法罕
废物贮存设施 |
伊斯法罕 |
|
|
库姆
废物处置场 |
库姆 |
|
|
阿纳拉克
废物贮存场 |
阿纳拉克 |
|
|
除表中所列核设施之外,伊朗还有几所核研究机构,包括德黑兰核研究中心,伊斯法罕核技术中心,农业研究与核医学中心,德黑兰理论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夏里夫技术大学物理研究中心,博纳卜原子能研究中心和阿扎德大学等。
(谢培智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