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友星海厅演出 上座率高达100%
广东人文化消费需求日渐旺盛,星海音乐厅听音乐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见证“十五”之建设文化大省
综述
2002年12月,在广东省委九届二次全会上第一次作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 经过近10个月的酝酿和周密准备,2003年9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广东省文化大省建设工作会议”,张德江书记作了纲领性的讲话,对建设文化大省的一系列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
广东文化大省从提出到实施,短短三年时间,亮点纷呈,发展迅速。广东省博物馆、广州歌剧院等多项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陆续“上马”;中国音乐金钟奖永久落户广州,佛山承办第七届亚洲艺术节等大型文化会展、比赛,打响城市文化品牌;国内首个全省性广电“联合舰队”——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挂牌成立、广东省出版集团整体转制,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重要突破;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区域文化合作也迅速启动,成果初显。泛珠三角首个文化合作项目“珠联璧合——泛珠三角文物精华展”让广东人大开眼界;省发改委编制的《广东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指导目录》公布,引发了新一轮文化产业投资热。
绿树婆娑,碧波荡漾,灯火璀璨,风光旖旎的二沙岛珠江畔,宛如一曲悠扬的华美乐章。星海音乐厅,无疑是这乐章最绚丽的一个音符。这座以广东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名字命名的音乐厅,檐角高翘,极具现代感,有如一只江边欲飞的天鹅,又如撑起盖面的巨大钢琴,与蓝天碧水浑然一体。
每当夜幕降临,人们聚集于此,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仿佛找到一片安祥的精神乐土……
【金钟奖】
斯文少年:一夜之间扬名全国
2004年11月26日晚,第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闭幕暨颁奖晚会在星海音乐厅举行。一个戴眼镜的斯文少年在晚会上弹奏着肖邦《f小调钢琴协奏曲》。这位少年名叫刘云天,时年18岁,星海音乐学院附中高三学生。
刘云天激情的演绎,让台下每一位观众屏息聆听。他的老师,来自乌克兰的音乐专家波波娃,甚至情不自禁地为学生的演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一颗新星在星海音乐厅的舞台上冉冉升起。在第四届金钟奖钢琴比赛中,刘云天以无懈可击的钢琴演奏技艺,折服了所有的评委,夺得了唯一的金奖,这也是迄今广东选手在金钟奖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刘云天赛后告诉记者,参加金钟奖纯粹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想看看全国最棒的学生比赛时的样子。他没有想到自己会捧得金奖。
金奖的桂冠让刘云天一夜之间扬名全国,他被外界誉为“少年李云迪”。去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广州大学城。在星海音乐学院的琴房里,恰逢刘云天在练琴。于是,温总理兴致勃勃地问:“能不能弹舒伯特的乐曲?”刘云天立刻行云流水般地演奏了一曲舒伯特的《降B大调即兴曲》。
广州市民:引以为荣视为节日
2003年7月11日,中国音乐界第一个综合性艺术大奖——“中国音乐金钟奖”永久落户广州,这是第一个在广州扎根的国家级文化盛会。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金钟奖为平台,建设文化广州,全面提升广州的综合竞争力”。
回首金钟奖在广州走过的这三年,广州人可以骄傲地说,金钟奖已经成为了广州的节日。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能够参与到金钟奖中,让更多的群众在观摩过程中得到启迪,金钟奖连续三届实行免费赠票观摩。金钟奖组委会成员温朝晖笑言,每次金钟奖期间,他的电话都要被打爆,几乎都是来索要观摩票。
广州市民在音乐厅里观看金钟奖比赛时的表现,让评委和选手们赞不绝口。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庚辰说,虽然观众拿的是赠票,但是现场秩序井然、鸦雀无声,场面让人感动。广州人的音乐素养之好,出乎专家们的意料!
金钟奖在广州一炮打响。在不远的将来,肖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中国第一座音乐博物馆,也将有望在广州落地开花。一座“音乐名城”正越来越清晰的呈现在世人面前。
【音乐会】
昔日:盛装出席引发争议
2006年元旦晚上,一年一度的广州新年音乐会即将奏响。距离开场还有40分钟,星海音乐厅的礼服租借处一派忙碌景象:一位身着便装的摄影记者,放下摄影包,挑了一套合身的西装,在工作人员的帮忙下,赶紧换上才进入音乐厅。一位穿着中山装的父亲给上初中的儿子租了一套礼服,他说:“虽然主办方对未成年人着装没严格规定,但为了让儿子从小就注意社交礼仪,该这么做。”
演出开始了。放眼整个音乐厅,15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再看看观众们的着装:男士大都身着西装,一些人还穿上了中山装或唐装;女士就更加仪态万千,穿旗袍的、穿套装的、着露臂晚礼服配披肩的不少。牛仔裤、T恤衫、在这个大厅里,几乎绝了影。
1993年,广州在全国首开先河,举办新年音乐会。最初几届在友谊剧院举行,自1999年开始移师星海音乐厅。新年音乐会这个品牌创立开始,主办方就提醒观众要着西装礼服进场。但“不守规矩”的,大有人在。
2004年年底,一个有趣的话题——“进星海音乐厅听新年音乐会,要不要穿西装礼服?”成为广州人街谈巷议的热点。有人认为,广州是典型的平民城市,广州人一向穿着休闲随意,听音乐会穿西装礼服,实在是附庸风雅;而有人则认为,穿西装礼服,符合国际社交礼仪惯例,这既是对台上艺术家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今朝:票友演出也受追捧
话题争论的结果是广州人越来越自觉的向社交礼仪靠拢。听音乐会着装上的微妙变化,似乎应了古语“仓廪实,而知礼节”。
说起广东人这几年文化消费需求的日渐旺盛、艺术鉴赏能力的日渐提高,星海音乐厅的工作人员深有体会:过去,星海音乐厅的观众绝大多数是搞音乐的;而现在,到星海听音乐会,老中青三代都有,非专业观众是主流。
广东爱乐一族队伍的壮大,星海音乐厅里的演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多元。在这里,西洋古典音乐与中国传统民乐齐响,顶尖大师与业余票友的演出,也都有百分百的上座率。一位资深的星海音乐厅工作人员这样形容:过去,人们把到星海音乐厅,当做一种身份的象征;现在,到星海听音乐会,成为了都市里的一种时尚,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内容。
在广东省这几年大手笔投资兴建各类文化设施的同时,普通的广东民众也在关注着广东文化建设未来的发展,并为之献计献策。就在去年1月,位于珠江新城的广州歌剧院破土动工的消息传出后,在星海音乐厅的网络论坛上,一大群网友就热议着:歌剧院建成后,会不会与星海音乐厅构成竞争,两者如何区分定位?歌剧院如何维护运作?票价定位在什么水平上才能为大众所接受?…….
热议还未尘埃落定。而热议的背后,折射出了广东人在物质丰腴之后,对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身的文明修养,有着更高、更远的期盼。
数说“十五”
NO.1:2004年,广东文化产业产值占经济总产值比重居全国第一;广东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1122.76亿元,比2003年增长17.6%,高出全省GDP增长率3.4个百分点,占全省GDP比重为7%。
385个:从2003年起,广东省政府拟定计划,在未来的6年时间内,将投入78亿元用于各项文化事业的建设。另外,广东还将用4年时间,扶持东西两翼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385个。
评说“十五”
点评者:谢名家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文化是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内源动力,文化经济催生一个全新的增长模式。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互动,不仅成为潮流,而且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主战场;而文化综合实力则演化为竞争的焦点。
广东文化大省跨越“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现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节点上。在“十五”期间,广东文化事业的大建设、大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广东经济发展;现在,我们正处在社会矛盾的一个凸显期,价值信用体系的缺失,在“十一五”期间,要让文化在社会矛盾的化解中、价值信用体系的重建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采写:本报记者 许黎娜
图:
国家级文化盛会金钟奖永久落户广州,已成为市民的节日。
本报记者卢汉欣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