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经过新加坡的时候,根据当地居民的发音,郑和在地图上标下了“淡马锡”几个字,作为这个花园国家的代称,意为“海边的城市”。
六百年后,当淡马锡(Temasek)这个名字再度进入国人视线之时,却变成了一家在国际投资界如雷贯耳,有“新加坡国资委”之称的投资机构。
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淡马锡”这个名字在中国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中国的国有银行改制成为全球金融业关注的焦点时,淡马锡短短一年内先后入股民生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大型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其投资规模之大,出手速度之快,吸引了全球投资机构的目光。
就在春节前,正在进行资产债务重组的三九集团发布公告,称目前正与包括淡马锡在内的潜在投资者进行接触。这家海外投资公司又将触角伸向了中国的制药业。
1 四处开花的后起之秀
建国门外大街一号,国贸大厦1座26层内,一间几百平方米的办公室并不引人注意,办公室里往来穿梭的也不过十余个员工,但他们所进行的工作却与中国的银行改革息息相关。这里就是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北京办事处。
2004年底,淡马锡控股北京办事处正式成立时,可以说是波澜不惊,在“漫长”的筹备期中,办事处也一直没有开展任何业务。直到去年10月,淡马锡北京办事处才正式宣告开业,当天,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和中国政要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北京市市长王岐山等悉数出席,还有300多名来自新加坡和中国的企业高管也前来道贺。
办事处的成立无言地解释着淡马锡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许多早已进入中国市场的金融机构,例如汇丰、渣打、花旗、高盛、摩根大通等相比,淡马锡在中国的金融改革中无疑是一个后来者,但是这并不影响它在不动声色之中悄然拿下一个又一个的合作项目,尤其是频频进军中国的银行业,更是引起了国际投资界的注目。
2004年10月,淡马锡以1亿美元购得中国首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4.55%的股权,成为该行第七大股东,开始了其进军中国银行业的第一步。去年7月,淡马锡又以14亿美元购得中国建设银行5.1%的股权,成为继美洲银行之后第二个投资建行的国际战略投资者。
在金融领域之外,淡马锡及其旗下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在房地产、港务、工程、交通等领域也早已四处开花。据淡马锡新闻发言人、企业通讯总监何晓桦介绍,截止到2005年,淡马锡在中国市场的投资组合额已达到大约40亿新加坡元,折合人民币约190亿元。
“我们对亚洲整体的发展前景感到乐观。中国是亚洲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有兴趣参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何晓桦并没有对淡马锡的投资做太多解释,只是表示,如果在中国有合适的项目,淡马锡将继续加以关注。
“但是,截至目前,淡马锡在中国的投资额仍然低于其对外投资组合总量的5%。”何晓桦对记者表示,在未来几年里,淡马锡对中国的投资还会进一步加大。“或许我们惟一称得上投资原则的是,我们并不会贸然进入我们不熟悉的行业。”何晓桦如是说。
2 新加坡“国资委”的中国攻略
“淡马锡在中国扩张迅速的最大原因或许在于,由于中新两个国家文化的接近,合作双方更容易进行充分的沟通。”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说,“更重要的是,淡马锡从来不掩饰自己的战略投资者形象。”
在淡马锡之前,新桥资本、凯雷投资等在中国金融界掷下重重筹码的外资公司都曾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然而和这些公司相比,淡马锡不仅拥有更雄厚的资金实力,更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的投资风格有着迥然不同的差别。“淡马锡希望成为中国新兴优质企业的积极投资者,会是一个尽责的长期股东,也会确保企业间的信息保密。”何晓桦说。
从韩国第一银行被收购再出售及收购深圳发展银行可以看出,新桥资本的投资目标是质地较差或遇到严重财务问题的银行,新桥资本通过成为其控股股东并控制董事会,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等到财务状况好转时再将股份售出获利,这种“快进快出”的方式被国际投资界形象地称为“捞底的渔夫”。与之相反的是,淡马锡似乎可归类到策略投资者或财务投资者的范畴。它大量投资中国的银行业,但最主要目的在于分红,争取稳定的回报率,令资产增值。这种坚定的投资策略恰好能够打消国内管理层由于金融改革的未知数而产生的疑虑。
隐约可见的政府背景是淡马锡的另一个竞争优势。尽管公司一直力图避免提及这一点,但公司高管与政府官员之间的密切联系却是尽人皆知,公司总裁兼执行董事何晶正是“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儿媳、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夫人。在几次重大签约的前夕,新加坡政府高管都亲赴投资对象所在政府进行公关,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对于淡马锡,新加坡《联合早报》曾经做出这样的评论:“作为一家财政部全资拥有的投资公司,淡马锡的决策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新加坡的经济国策。”而赵锡军这样补充道:“加大海外投资力度,是淡马锡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新加坡政府对于国家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考虑。新加坡政府希望通过淡马锡的海外投资使得国家经济向多元化发展,把自己的发展与亚洲其他高发展地区的经济捆绑起来。”
在中国的国企改革过程中,淡马锡和中国国资委从未间断过的合作,也加深了国内管理层对这个公司的了解。去年1月26日,中国国资委和淡马锡控股公司在北京成立了一个合作小组。其中,中方负责人为国资委副主任王勇,新方负责人为淡马锡董事总经理兼北京处首席代表蒋福娟,目前,淡马锡控股和中国国资委已经开始以国资委———淡马锡论坛的形式,大约每三个星期举行一次定期对话。这些对于淡马锡在中国金融版图上攻城掠地,都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3 投资意向初见受挫
去年年底,一直高奏凯歌的淡马锡却连续遭遇了挫折,其中最大的一个,当属对中国银行的投资意向。
去年8月底,淡马锡和中国银行联合宣布,淡马锡将出资31亿美元收购中行10%的股份,并在中行明年上市时再认购5亿美元股份。海内外媒体纷纷惊讶地评论道“在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中两家接受了淡马锡”、“淡马锡已经取代汇丰成为对中国金融业投资最多的外资”。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终结。中行复杂的引资结构若要获得最终通过,还需要经过两道审批程序:经其控股股东中央汇金投资公司董事会和银监会的批准后才能生效。随后,在去年10月中旬汇金公司董事会上,通过了暂不同意淡马锡参股中行的决议。理由是认为淡马锡参股比例过高,更关键的是,其短时间内大规模参股国内金融机构,对于中国的金融安全将会构成威胁。
与此同时,另外一家审批机构银监会也对淡马锡表示了保留意见。去年11月初,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在一次论坛上谈到中国银行的境外投资者时,提到苏格兰皇家银行、瑞士银行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将投资中国银行36.75亿美元,惟独“省略”了拟斥资31亿美元购买10%股份的淡马锡。当时唐双宁还强调,外资入股中资同质银行一般不能超过两家,否则会像“撒胡椒粉”一样难以兼顾。这时的淡马锡已经是建行和民生银行两家银行的股东,业内认为,唐双宁的讲话已经为淡马锡入股中行判了死刑。
淡马锡入股中行的形势急转直下,但随后的发展也更加扑朔迷离。淡马锡在最初方案被否后并未放弃,又和中行协商后提出了修改方案。根据新方案,中行将向淡马锡发售5%的股份,和8月份公布的最初方案相比入股比例减少了一半,而且入股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汇金公司不向淡马锡转让任何中行旧股,淡马锡获得的所有股份都将是中行上市后发行的新股。在减少入股比例并改变入股方式后,新方案目前仍在审批中。
另外,淡马锡旗下子公司新加坡星展集团对广东发展银行的投资进展也并不顺利。为了加大竞购筹码,星展银行甚至请出了香港前财政司长梁锦松协助处理入股广发行事宜,但目前在竞争对手中,获胜呼声最高的还是花旗银行。
4 凸显业内经验欠缺
从淡马锡入股中行的一波三折来看,对于中国银行业金融安全的考虑似乎是症结所在,但是,以目前的种种消息判断,淡马锡在修改了入股方案后,获批的可能性非常大,“撒胡椒粉”似乎并不是监管部门担心的重点。
“从金融安全的角度来看,淡马锡以数十亿美元的投入,获得的仅是参股的小股东地位,未来的增持不但控制在监管部门和中央政府手里,而且目前也没有就出让控股权做出任何的承诺,并不需要过分担心。”世界银行高级金融专家王君说。
细究淡马锡投资受挫的原因,不难发现国内银行业改革中思路的变化。在建行引资时淡马锡确实十分抢眼。当建行去年引进战略投资者一再受阻的时候,淡马锡做出14亿美元的投资决定,而且承诺在上市后继续购买公开发行的股份,给其他外资在信心上提供了很强的正面刺激。
然而,随着交行和建行的成功招股甚至临时提价,国内开始对IPO前频频引进如此众多的“战略投资者”提出质疑,一种意见认为外资事实上是以战略投资之名通过短期投资牟取暴利。由此引发的“银行贱卖论”至今还没有彻底平息。这时,财务投资色彩浓厚的淡马锡便不可避免地显出了劣势。过于密集的投资意向和在银行业经验的欠缺,成了淡马锡继续扩大对中国投资的阻碍。
“找钱并不是国内银行寻找战略投资者的惟一目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说,“希望在改制过程中改善管理结构,引入国际先进经验,是四大国有银行上市的最大动力。”为中国金融业提供技术支持,是外资入股国内金融业时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据汇丰银行执行董事王冬胜介绍,汇丰银行入股交通银行时的一个重要承诺就是帮助交行整合客户数据。在汇丰进入之前,交行对自己的客户数据几乎从不更新,引入汇丰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看重了它在银行数据和业务整合上的经验。
与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外资不同的是,淡马锡并没有直接经营银行业务的经验,能够提供的技术支持有限。虽然在和建行签约时,淡马锡签订了一些技术支援的协议,但并没有得到业内的真正认同,很多学者都认为淡马锡在金融改革方面能够提供的支持形式大于意义。
从大局来看,金融体系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引入外资则是操作性最强的途径之一。国有银行对战略合作者引入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经验极为期待。“如果淡马锡希望在中国金融版图上有更大的作为,那它当务之急需要说明的是,在资金之外它还能给中国带来什么。”赵锡军说。
实习编辑:张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