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雪梅)68岁的市民黄蓝今天上午来电询问说,她家原来住在西城,前年搬到了四环外。她担心心脑血管病突然发作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急救。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今年本市力争一个街道办事处拥有一个急救站。 到2007年急救反应时间从目前的平均13分钟缩短到6分钟左右。
据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本市基本形成了以北京急救中心为主体,包括城区31个急救站点,郊区县10个急救分中心,32个站点以及各二、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在内的全市紧急医疗救援网络。城区急救半径达到了4到7公里,平均反应时间为13分钟。但这与国际上较发达国家的5分钟反应时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为此,市政府决定在2007年之前增设急救网点,进一步缩短急救半径和反应时间。按照规划,要在远郊区县建成58个急救站点,城八区建立136个急救站,目前市区共有136个街道办事处,这意味着1个街道1个急救站。像朝阳区和海淀区都要建立20多个。届时全市将达到平均每5万人口1辆救护车的比例。
这位负责人说,城区的136个急救站将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合理布置急救站点,构建院前(医院外)急救和院(医院)内救治有机衔接的急救网络。今后还会分别在天坛医院建成脑外(伤)急诊抢救中心,在积水潭医院建烧伤急诊抢救中心,阜外医院和安贞医院两个心脏急诊抢救中心,3个急性创伤抢救中心,积水潭、朝阳和北医三院,形成7个救治规模大、能力强的专科急诊抢救中心。职业中毒在朝阳医院,而传染病则在地坛和佑安医院。
北京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赵永春主任介绍,急救实行网格化管理,120接到呼救,看病人发病地点在哪个社区街道,就由哪个街道的急救站出车。遇到重大事故时,可以由临近的站点支援。一般1个街道至少有1辆救护车,按照要求,每辆救护车要配备4名医生、4名护士,还由4名司机轮流值班,做到人歇车不歇。根据实际情况,有的站点会有几辆救护车。
去年北京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已经确定了建站的具体医院,政府拨款装修房屋,安装了电话,今年开始配车,而急救医务人员的培训也从去年就开始了。到2007年北京市的急救半径会缩短到2到3公里,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在6分钟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