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羊城晚报
“丝竹”几百年 岭南“风雅颂”(组图)
时间:2006年02月06日16:45 我来说两句(0)  

 
有奖评新闻
来源:羊城晚报
  美如天籁的宫廷古乐为何深藏广东偏僻小山城?

  绝迹中原的三大稀有剧种为何活跃广东海陆丰?

  一项世界性文化遗产调查揭开鲜为人知现象:历史上广东就是文化大省!

  根据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国务院发文要求开展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工作。
广东省成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完成了首批7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审查工作。2005年12月7日起,由羊城晚报与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全面调查。

  从民间传统文化的角度讲,广东在历史上本来就是一个文化大省,对于这一点,很多人不知道。两个月的调查,记者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我们广东人羡慕丽江的纳西古乐,却不知道自己也藏有美如天籁的宫廷古乐———广东汉乐和笛套音乐。广东还保留了三个来自中原的稀有剧种———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而这些剧种在它们的输出地早已绝迹。还有更多的艺术种类进入岭南,它们同本地文化融合后,就标本般地保存下来……
  图:头弦在组合演奏中属领奏乐器,是广东汉乐特征之一 本报记者林桂炎摄

  1 两大广东古乐

  广东汉乐笛套音乐“前世今生”

  汉乐私伙局

  全县廿多个

  广东梅州大埔县。农历正月初七,星期六。

  入夜时分,小城上空弥漫着优雅的旋律古汉乐,如丝如缕:《百家春》、《小桃红》、《绣荷包》……十五乐友又开始了合练。沿用古时习惯,他们称合练为合弦索。地点在十五乐友家中轮流进行,当晚轮到在罗甘霖家。罗原是一位局长,但在十五乐友中没有“官”,只有汉乐的忠实“臣民”。

  “合弦索这东西,越到夜深越好,各种乐器合得更准了。深夜的小城十分安静,这时的古乐非常清净,非常好听。”说这话的是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的会长饶宝尤,十五乐友之一。

  十五乐友每周三和周六的两次和弦索,已经坚持8年。地处贫困山区的大埔没有专业汉乐团,类似的“私伙局”全县约有二十多个,成员320人,有公务员、个体户、教师、农民、学生……其中一些是汉乐传人。几百年来,大埔人就这样生活在汉乐中。

  大埔县城的西湖公园,有座白色圆形建筑———汉乐厅。乐手们端坐台上,十五乐友位列其中。他们演奏了三首古乐:《迎宾客》《翡翠登潭》、《怀古》。当演奏到丝弦曲《怀古》时,竟是十分熟悉。坐在一旁的饶宝尤说,人们熟悉《怀古》的旋律,是因为民乐《采花扑蝶》的普及。1954年,福建举办民间舞蹈会演,与大埔紧邻的福建永定县演出《采花扑蝶》,采用了大埔汉乐《怀古》的中板作为舞蹈音乐。《采花扑蝶》乐曲从此一举成名,数十年不衰。

  客家三次迁徙

  汉乐随宋南迁

  小小山城边远偏僻,距离京城几千里,怎会有宫廷古乐静悄悄地留存?

  饶宝尤说,汉乐属“随宋南迁”,同客家人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迁徙是一致的。旋律悲凉壮烈的《崖山哀》,正是取材于宋末陆秀夫抱帝籨在广东新会崖山跳海的史实。南宋王朝消失了,留下汉乐在广东客家山区代代相传。而大埔县素有山中山之称,交通闭塞,居民性情淡泊,视古乐为地方文化骄傲。

  据饶宝尤介绍,汉乐不仅是古乐谱的活化石,同时也保留了中国早期的乐器,如徽胡。汉乐有种类似胡琴的乐器叫头弦,是领奏乐器。关于头弦的来历,1978年梅县地区广东汉剧音乐唱腔编写组曾派人到安徽、江苏、浙江等地调查,查明汉乐的头弦正是徽戏早期使用的“徽胡”,以后徽戏不用徽胡改用京胡了,汉乐和汉剧仍在使用。徽胡就是头弦,是汉乐的标志性乐器。

  丝竹过招斗技

  以乐会友成风

  大埔民间有以乐会友、丝竹过招的风俗。上个世纪20年代,茶阳县城某店铺正办儒乐琴会,忽来一陌生人,取下壁上头弦,加入和阵,以一曲震服四座;又来一人,取下壁上竹笛,以笛斗弦。但见弦刃笛锋,声光音电,高手过招,顿起风雷。两人足足斗了一个月,最终成为挚友,这就是汉乐前辈何育斋和饶托生的故事。

  在大埔县递交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上这样注明广东汉乐的学术价值的:广东汉乐在几百年的传承发展中,既传承了我国中原地区的宫廷音乐、民间音乐的精华,又吸收兼容了客家地区传统的民间音乐,同时还吸纳了潮乐的一些成分,形成了独特、完整的音乐体系,在中国民间音乐史上具有研究价值。

  “华夏正声”

  或成“绝响”

  旧历年的年底(2005年12月12日傍晚),调查组来到汕头市潮阳区棉城平和东小学旁,找到了潮声丝竹社。

  暮色当中,林立言老先生拄杖立于庭院,他已是76岁高龄,不久前刚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当他听说记者是来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的,二话不说就去召集老哥们。二楼等着一群老人,均是苍苍白发,他们分别手持不同的乐器。林老先生手一挥,老人们各就各位,感觉竟然有些悲壮。乐声响起,是传统笛套古乐《雁儿落》,乐曲的旋律沉稳、庄重而典雅,于慢板中飘出悠然深远的意境。

  潮阳也没有专业笛套音乐团体。这群老人平均年龄60岁,是潮阳最老资格且是最好的丝竹艺人。

  笛套音乐也同梅州大埔的汉乐一样,与“随宋南迁”有关。当年文天祥的勤王之师来到潮阳,行列中有一宋室驸马吴丙,他是宫廷乐宦,带来了乐工歌伎和礼乐资料。宋亡后,吴丙定居潮阳棉城,也就为潮阳民间留下了笛套音乐。

  林老先生说,今天演奏的《雁儿落》正是原生态的笛套音乐,完全按照当年的乐谱,没有一点装饰音,称为华夏正声。“一个板四个眼十八拍,方、正、大、直、雅,完全是宫廷音乐的特点。”

  笛套音乐中,最为宝贵的是软硬套乐,现在留存有清末马基进和肖韵阁先生的抄本和藏谱。随着能够演奏的人越来越少,以后在没有前辈指导的情况下,这些乐谱在后来人的眼里就可能只是一部天书。

  一场争论

  持续廿年

  东信文艺协会是由企业刚刚创办几个月的新乐社,乐社演奏了两支新创作的作品。记者发现首席大笛和司鼓面孔熟悉,原来是从潮声丝竹社那边过来跑场的。潮阳从事笛套音乐的就这么些人,东信企业组织新乐社,主要乐手还是要请潮声丝竹社支援。

  东信乐社不仅演奏新作,而且增加了扬琴、大提琴和唢呐,还将击鼓不能过眉的传统改了,大鼓敲得震天响,笛子也增加了装饰音。对于这些创新,引起了一场争论———

  前来支援的首席大笛林仲伟说:“对于笛套音乐,不要忽视传统的东西,尤其是技巧上的好传统,即使创新也要源于传统,否则就是创作而不是创新了。”主乐手郑相明似乎持的是不同意见:“在笛套音乐的曲调上要有突破,当务之急是以创作改编为主,古韵今调,才能更接近时代和生活。”这些话题已经争论20年了,看来要继续争论下去。

  广东汉乐三百首

  汉乐传人李德礼

  饶宝尤送记者一本《广东汉乐新三百首》,这本书同之前曾出版过的《广东汉乐三百首》,都同一个人有密切关系,他就是李德礼。

  李德礼今年74岁,是大埔县双溪镇人,自幼喜爱汉乐,曾师从汉乐家罗九香、饶碧初学习古筝、琵琶。他一生搜集和整理的广东汉乐曲调达到上千首。文化大革命时,就因为他收藏了许多汉乐谱,被作为“四旧”人物遭到打击,造反派勒令他交出了一大麻袋收集来的传统剧本和曲艺资料,并付之一炬。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他还是保存了汉乐曲谱资料。已经出版的两本“三百首”都以他收藏的古乐谱为主,仍在整理中的乐谱也还有数百首。
图:潮阳笛套音乐的演奏者基本上是老人 本报记者颜长江摄

  2 三大稀有剧种

  输出地绝迹海陆丰活跃

  春节期间,汕尾海陆丰的140多个专业和业余剧团全在乡下大演社戏,演的全都是稀有剧种正字戏、白字戏和西秦戏。陆丰县正字戏剧团,海陆丰三个稀有剧种中的老大。地方上凡演庙会神诞戏,必定要请正字戏班,当然同时还请西秦戏和白字戏,但正字戏必在正台,另两戏在偏台。

  正字戏:明清“军队文工团”

  正字戏唱正台的规矩已有几百年了。当地民俗专家吕匹先生说,作为专业剧团的陆丰正字戏剧团创立于清乾隆42年,有229年历史。可是,正字戏种在陆丰已经存在600余年。

  据他介绍,正字戏曾经是明清时期的“军队文工团”。从朱元璋开始,为抵御倭寇,朝廷就在陆丰的碣石镇设卫,长年有5000余军人驻扎。这些军人经常在当地闹事,为安抚军心,军方就从他们的家乡弋阳、泉州、温州等地聘来正音戏班,专门为军队演出。历史上碣石卫曾有戏台五个,其中的玄武山戏台,从清乾隆15年起,年年铁定在二到四月间举办大庙会,号称演三月大戏;从清光绪22年起又增加了一年一度的元山寺重光大庙会,时间在11月份,要演五到七台大戏。这年头年尾两个大庙会,一直延续了200多年,唱戏的传统也一代代留传下来。

  保留中国戏剧古老元素

  正字戏在中国戏剧界的地位如何?老团长林木燕说:1958年,中国戏剧学院的院长罗合如,曾经叫他的女儿罗娜辉来陆丰,向正字戏当家花旦王黛珠学戏三年。

  正字戏用“中州官话”唱念,有传统剧目2600多个,分12行当,脸谱200多种。它不仅有一批非常古老的剧目,而且唱腔也保留着古老的面貌,很多曲牌直接继承了弋阳、青阳古调,充分体现了北曲严格、完整的组织形式。正音曲声腔向来未有曲谱,全靠师承关系口口相传。正是上述种种原因,它被认为保留了中国古代戏剧的许多古老元素。

  业余一剧团年入几百万

  在陆丰正字戏剧团散伙20年后的2003年,陆丰组建了抢救稀有剧种小组,政府拨出40万元启动资金,香港的企业家也捐了几十万元,剧团重新恢复。但由于陆丰正字戏剧团面临历史上最为困难的时期,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把老艺人的绝活留下来。

  市场是存在的,前途是可见的。据汕尾文化局局长黄智雄说,汕尾正式注册的民间业余剧团有140多个,从业人员达8000人,全部是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这三个稀有剧种,汕尾人一年看戏达到26400多场,有的业余剧团一年有240万元的收入。可见陆丰正字剧团只要捱得过眼下阶段,把新人培养起来,就有可能渡过难关。

  所有绝活都是珍贵遗产

  春节从初三起,海丰县白字剧团就到陆河县连演四天戏,之后各村订的大戏一直排到年尾。记者在海丰县西门村看白字剧团演社戏时,被这次调查活动的领队杨明径的一句话所触动:“这个折叠衣服的本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后台的一个角落,有位老人正默默收拾服装,取衣、晾挂、折叠、入箱,周而复始。他叫余贵印,在剧团管理服装已50年。今晚,经他手的服装有七八十套。演员场场要换衣,他总是提前准备好。一批演员换好衣服又上场去,余老师开始整理服装,只见他拎起衣襟,巧力一抖,衣服就伏贴在了长桌上。他先叠袖子,再叠衣摆,双肩一对,横腰一折。捧去入箱,大小尺寸同箱子规格不差一分。大家都为他的精彩表演鼓掌。

  后台还有一位正默默化妆的老艺人,提起他的名字徐再明,海陆丰无人不晓。他的绝活是南拳短打,擅长文武小生,曾经获得广东省艺术节的表演奖。记者跑到台口看他演出,一个不到10分钟的小配角,他落足功夫去做,比主角还受欢迎。他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戏是《燕青打擂》、《武松》和《金叶菊》,都以短打见长,尤其是腰腿功,年轻演员无法同他比。

  杨明径领队说: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是由方方面面构成的。比如戏剧,不仅是古老的剧本、曲牌、唱腔、道白,还包括师徒相传的各种巧夺天工的绝活,所有装在老艺人肚子里的绝活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图:2005年12月陆丰白字戏团下乡演出 本报记者宋金峪摄

  3 与专家对话

  从民间传统文化角度看广东历史上就是文化大省

  对话人物:

  康保成(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叶春生(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樊克宁(本报首席记者)

  樊克宁:从去年12月7日起,我参加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组,在广东乡村走了将近两个月,看了近40个项目,发觉广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丰富。在一些地区,中原文化进入后就一直朝精致化方向发展,并且完整地保留至今,这一点只要到潮汕地区走一走就很明白。岭南很多地方都完整保留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地域文化特征,此村的文化同化不了彼村,你玩你的龙舟说唱,我玩我的泥塑,他玩他的铁枝木偶……品种样式的丰富多样,艺术水准之高,不断令前来采风的艺术家们倾倒。从民间文化的意义上说,广东历史上本来就是一个文化大省。

  叶春生:我同意这个说法,广东历史上是一个移民省,土著只占20%-30%,大部分人是在历史上的四次大移徙中来到广东的。他们带来了丰富的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比如潮汕地区史称“海滨邹鲁”,就是因为从韩愈当潮州刺史起,潮人争相以读书为荣,实现了儒雅文化的本土化。宋代,广东进士及第528人,之后历朝历代人才辈出。这些都对民间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康保成:我也同意这个说法,广东的情况特殊在哪?从精英文化的层面来说,广东出的人才不如中原,但从民间文化的层面,广东从明清以来一直非常活跃,这部分一直没有被充分发掘。如果说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挖掘出来的话,是建设文化大省非常重要的方面,尤其对广大农村意义重大。因为民间文化就在广大农民的身边,是他们实际能够享受到的,这是盖多少大剧院都没有办法做到的。所以,我建议广东省的十一五规划中关于文化的部分,应该加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

  樊克宁:广东人对自己祖先的文明史了解得太少,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很不够,比如宋室南迁对广东文明史所产生的影响,很少有人研究,这完全可以开辟一个学术研究方向。我们这次在广东乡村,看到大量民间艺术品种都同那次大迁移有流向关系,尤其是殿堂文化对地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在音乐、手工艺制作等等方面都可以找出许多实例。历史上多次大移民,每次迁徙都实现了文化融合,形成了很有特色的乡土文化。比如明朝在碣石卫驻军,直接把戏剧引入,现在这些戏剧品种还保留着,而在输出地却已经消失。“礼失求诸野”,中原许多失传的东西可以来广东民间寻找。

  康保成:是的,我们有经学传统,有史学传统,但很少有研究民间文化的传统。但也不是没有,五四时期胡适、周作人、顾颉刚、钟敬文这些人,在学术界把最俗最土的东西看成宝贝,把它们纳入研究视野。但是这个传统不断被打断、不断变型。打倒四人帮后,学术界还是搞经典,没有把民间文化上升到应有位置。民间的东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部分东西,本身是有雅俗的。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说:大学要重构知识体系,不能只有经学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块应该进入到大学的殿堂中来。

  ·岭南风雅篇·

  文/本报首席记者 樊克宁

  栏头设计:邓勃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实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

  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2、传统表演艺术。

  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5、传统手工艺技能。

  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摘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
图:高州木偶戏俗称“鬼仔戏” 本报记者 邓勃摄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广东)

  音乐类:梅州客家山歌、中山咸水歌、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广东汉乐

  舞蹈类:湛江人龙舞、汕尾滚地金龙、广东醒狮、揭阳英歌、汕头英歌

  戏剧类:潮剧、正字戏、粤剧、西秦戏、白字戏、花朝戏、陆丰皮影戏、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

  曲艺类:龙舟说唱

  美术类:佛山木版年画、广东剪纸、粤绣、象牙雕刻、潮州木雕、东莞千角灯

  手工技艺:石湾陶塑技艺、端砚制作技艺

  民俗类:瑶族盘王节、小榄菊花会
图:笃鼓是广东汉乐特征之一 本报记者林桂炎摄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0条) 精华区(0条) 辩论区(0条)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热门新闻推荐】
相关链接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月亮之上
秋天不回来
求佛
千里之外
香水有毒
吉祥三宝
天竺少女

点击今日

佛山一家六口惨遭杀害

·佛山一家六口惨遭杀害
·乌兰察布居民区连发爆炸
·忻州煤矿安监局好气派
·杜世成助推青岛房价?
·平安夜女子遭遇飞车党


频道精彩推荐

·2006春运
·埃及客轮沉没
·2006世界杯
·火车票交易查询
·TD成为我国通信行业标准
·《霍元甲》
·2006年上市新车揭密
·国足出征亚洲杯预选赛
·2006都灵冬奥会
·伊朗核问题
·蔡依林身着CPU芯片衣





一个人哭
退后
断了的弦
还是朋友
水晶蜻蜓
唱给你的歌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搜狐分类 ·搜狐商机

百姓论坛

·泰国情侣流行拍的全裸照
·21岁大学MM网络征友(图)
·日本超女选秀必须亮内裤
·台湾辣妹的激情艳舞表演
·女星沙滩竟当众吻胸激情
·曹颖印小天酒店激情曝光
·MM浴室自拍完美浑圆身体
·实拍泰国真正色情红灯区
·裸拼AV女优翁红日本脱光
·女孩旅店偷情被暗拍全程

·半裸女高空玩跳伞乳横飞
·用胸推拿的异性泰式按摩
·李倩蓉放荡全裸照性感照
·游戏MM选拔现场随便碰臀
·女星拍戏时胸部惨遭蹂躏
·老板电脑里和二奶开房照
·视频女屋内裸身挑逗一幕
·无耻病人手机拍护士裙底
·美女明星透视装近乎全裸
·惊!世界各地的怪物(图)
芙蓉姐姐性感极限火辣比基尼登场
娱乐基地

大胆的美丽女孩

·AV女优圣诞装自拍写真
·国外球迷怎么恶搞火箭队
·震撼人心的人体干尸[图]
·女人内裤的奇特广告创意
·明星最近流行黄金甲造型
·美人鱼彩绘 朝比奈真人秀
·宠物连连看 合金弹头游戏

热点专题
·2009年全国两会
·2009全国两会
·关注2009年春运
·"团团圆圆"赴台
·燃油税改革
·纪念改革开放30年
·2008美国大选
·2008珠海航展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
·神七飞船涂鸦
·神七宇航员如何太空行走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
·西班牙客机燃烧失事
·神舟七号择日发射
·蒙古首都骚乱 政府镇压

news-seo 网友意见箱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