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本报记者 王静 金淼
春节刚过,哈尔滨市的各种娱乐消费场所和时尚电子产品、名牌服装店就迎来了众多学生族。他们兜揣大把的压岁钱,成了节后主要消费群体。
5日、6日两天,记者在一些饭店、歌厅、电影院看到,学生模样的顾客占了不小的比例。除了聚餐外,钱包鼓起来的孩子们还不忘娱乐和购物,上歌厅、看电影、买名牌,很多孩子比大人出手还大方。道里某影院服务员告诉记者,自初五后,影院里超过四成的客人为学生,他们不但要看最贵的电影,还买各种高档食品,随便一盒包米花、冰淇淋就要花费近百元。而在各数码产品商店,生意明显比年前还“火”。在某手机市场,一名正在选购手机的高中生告诉记者,他现在用的手机是家长淘汰下来的,样式太老,平时都不好意思拿出来用,所以打算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一部新手机。据一名MP3经销商告诉记者,年后购买MP3、MP4的人特多,都是手里有了钱的学生族,一天卖出二三十台不成问题。
记者随机调查了53位中小学生,发现今年的压岁钱行情普遍看涨,80%的孩子收入超过去年,约73%超过千元。其中压岁钱收入最多的为3600元,最少的500元,所收压岁钱超过3000元的两人,收入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的12人,1000元到2000元之间的25人,500元的3人,其余11人压岁钱都在千元左右。调查中,约占91%的中小学生都旗帜鲜明地表示压岁钱理当由自己支配,该花在自己身上,家长可以指导消费,但不应该“没收”或强行干涉。
针对一些家庭因压岁钱归属产生的矛盾,教育专家建议:孩子不可避免要与金钱打交道,家长应当让孩子在可控范围内支配金钱,指导孩子逐步学会理财。对于孩子们自主支配压岁钱的要求,家长应想各种办法,和孩子商量:如和孩子一起到银行,设立专门的“压岁钱”账户,银行卡和密码由家长和孩子各自保管;或者和孩子共同计划消费,用这些钱添置一些平时孩子早就看中的东西,如数码产品、衣服、CD或书籍等,总之都花在孩子自己身上;也可以把压岁钱作为孩子下学期的一部分学杂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