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今年“五·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除了可以观赏到世博园内旖旎迷人的景色外,还可以看到在世博园内展出的、记载着沈阳百年历史的《沈阳史迹图说》。昨日,记者走进这本书的作者、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赵玉民家中,听他讲述他和沈阳百年历史遗迹的情缘。
“沈阳是座历史文化名城,不仅仅只有一宫两陵”
退休前的赵玉民因为工作的原因,差不多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丰富的阅历让他对祖国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1992年,赵玉民退休了,他开始思考,沈阳,这个他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城市到底有多少历史鲜为人知?又积淀着何种特色的历史文化呢?于是他开始翻阅书籍、查找档案,可是他失望了,书本上那些只言片语连他这个“老沈阳”都知之甚少,何况那些对沈阳完全陌生的异乡人呢?1992年,赵玉民拿起了相机,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寻找老沈阳遗迹的长路。
“刚开始时我完全没有头绪,拿着一张从档案馆里找到的清朝末年的地图,一点一点地摸到那些旧宅遗址。有时候找到了都不认识,就拿出相机先拍下来,回来再一点一点找资料、对记录,最后确认这座建筑到底是什么。有时为了弄清一栋房子是什么人住过的,我会跑上十几趟,光自行车就丢了3台。”在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反复动作中,赵玉民找到了沈阳的历史,也找到了沈阳人的自豪和荣耀。他骄傲地告诉记者:“沈阳不仅仅有一宫两陵,它是座文化名城,有400多处历史遗迹。这14年,我走遍沈城,满眼所见那些破败的老房子,心中真是各种滋味俱全,我用相机拍下它们的破旧,用胶卷记录它们的存在和价值,心里害怕有一天会失去它们。”
“那伏在灰尘下的老房子,说不定记载着一段轰鸣的历史”
谈到沈阳的那些老建筑和历史遗迹,赵玉民如数家珍。哪间老宅上的房角屋檐有故事,哪条胡同里有历史,他都能倒背如流。在赵玉民的家中,记者看到了一张清朝末年的沈阳地图,这张地图是他从一个旧物地摊上淘来的,连档案馆里恐怕都找不到。“沈阳的老城墙跟别的地方的城墙不一样,不是方的,而是桃形的,明朝以前是泥砌的,明朝改用石头砌,清朝时在明朝的基础上又加高。可惜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翻看赵玉民的图片资料册,时光一下子倒流百年。已作了车间的清代“火神庙”、早已用作仓库的天后宫遗址、沈阳市第一座望火楼等,都被赵玉民“装”进了照相机,成了平面的、永久凝固的历史。多年来,赵玉民拍摄了2000余幅照片,其中囊括了沈阳的近现代建筑、遗址、遗迹。他说:“人们现在走在街上,很少关心那些老建筑,孰不知,伏在灰尘下的它们,可能就记载着一段轰鸣的历史。”
一次,赵玉民听人说和平区北四经街有一处老房子挺特别,于是就去看。初看没觉着有过人之处,就拍了一张照片。后来,他查阅历史资料,包括找文化局的朋友帮忙查证,最后得出结论,那栋不起眼的旧房子竟曾是王铁汉的家。王铁汉曾在“9·18”之夜下令打响抗日第一枪。这个发现让赵玉民激动不已。
“赵玉民的努力让沈阳有了身份和品牌”
在赵玉民的图片资料册中,记者发现了赵老的细心,一扇旧门、几根残柱、几趟砖房,在这些旧物堆里都能看到沈阳的历史遗迹。“但仅有照片还不够,一个城市还应该保留历史实物。”本庄繁官邸的拆除就让赵玉民十分痛心。他告诉记者,在侵华名单上,本庄繁的名字非常“响亮”。他是发动“9·18”侵华事件的主要策划者之一。“9·18”后本庄繁指挥日军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日军投降后自杀。本庄繁官邸拆除前分为岗楼、审讯室、地牢、住宅、车库等几部分,解放后,这里成了民宅。可惜,这座建筑已在去年被拆除了。
如今年过七十的赵玉民仍不闲着,他说:“我现在只要有时间,每天都骑车出去转转,现在城市发展太快了,有些地方你几天不去,那儿的东西可能就变样了。”
在一些人眼中,赵玉民太“傻”,他和老伴每月不足千元的退休金除了给老伴买药外,就全“扔”到那些照片里了。可是赵玉民有他自己的骄傲,“我留下了一本记载沈阳历史的书,沈阳的后代们能通过这本书知道沈阳以前到底是什么模样。”正如沈阳市作协主席马秋芬说的那样:“赵玉民的努力让沈阳有了身份和品牌。”记者冯岚 | |
|